本文来自作者[facai369]投稿,不代表我要结婚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jiehunla.com/zhishi/202412-11740.html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然而,当前的“灌输式”体育课堂依然普遍存在,典型表现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练习,且组织形式以集体操练为主。这种体育课的进程固定、方法刻板、形式僵化,学生动不起来,思维没有被调动,学习效果不显著,难以适应素养导向下学生发展的需要。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提出“‘动·思·学’融合型体育课堂教学策略”,试图让体育课从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向发展思维能力。
“动”起来:主动参与 知识建构
“动”,是主动、乐动与灵动。通过意义认知、直接感知、游戏辅助、全身投入、身心共振等路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建构新认知与新经验的过程性学习。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改“教者发令,学者强应”为“主动感知体悟技能”,在真实情境下学与练,让学生灵动起来。
应倡导以游戏为活动形式展开课堂学习。游戏化教学更加关注学习需求,强化学习的情感体验,将枯燥乏味的传授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构知识、掌握技能。
比如,在进行“各种姿势的滚动”教学时,教师在准备活动环节设计了导入型游戏——“捕鱼”。学生借助“捕”和“躲”两种常规动作发展灵活的奔跑能力。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教师又增加了“抱头深蹲”的安全性躲避条件。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充分热身,二是在游戏中渗透一定的技术要素,为“蹲撑”和“低头团身”两个动作的教学做铺垫,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前感知后续所学动作的技术要点。在技能学练环节,教师又设计了两个助推型游戏活动——“发明信片”与“摇小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低头含胸”“抱膝前后滚动”两个技能的要领。在第二课时“向前滚翻成坐撑”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在练习中常忽略低头含胸,导致滚翻不顺利或方向偏移。教师设计了“羊角球”游戏,让学生体会“收羊角、团紧身,滚动圆滑要蹬腿”的动作要领,有效解决了学生学练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思”跟进:问题驱动 启发认知
“思”,即思考、思索和思维。教师通过问题设计,支持学生对知识、行为、关系进行识辨、审辩和辨析,帮助学生有策略地学习。
教学中,教师应将问题融于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真实情境中感知技术与知识,掌握运动技能,促使学生的知识认知与运动认知相融合,将体育学习从单纯的身体活动拓展为脑体结合活动。
七年级“足球圆圈传抢球”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在真实情境下多人传接球与少数人抢球的攻守对抗。教学中的关键之处是对抗中利用传接球配合控制住球权。教师根据关键问题设置一系列递进性问题链——“你可以用什么方式传球”“应该把球传向哪里”“有防守的情况下何时传球最合理”“怎样让同伴接球舒服”“如何才能断球成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思考活动中学习传接球技能,选择传球方式、感悟合理的传球目标、把握传球时机和控制传球力量,以及积极跑动、正确预判和主动拼抢的抢断球防守意识,养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学”有成:深度探究 促进理解
“学”,即学会、会学和迁移。运动技能的形成既需要一定时间的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本体感觉和正确的动力定型,又需要认识和理解技能的目的和有效运用的道理。一方面,运动技能是一种操作性认知,是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学练而产生本体感觉的结果;另一方面,学生只有在理解运动技能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加自觉、有效地练习。
在“足球圆圈传抢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技能学练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如传接球没有成功或者无法突破防守且同伴位置不佳等现象,基于这些现象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尝试调整传球的速度和力量,从而完成学习。这一过程强化了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迁移,包括项目迁移、运动迁移、生活迁移等。比如,教师可以复盘提问,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如“传接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成功秘诀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归纳出相对完整的技术要领并加以巩固,加深对动作技术的掌握、理解和运用,引发学习迁移。
“动·思·学”融合的体育课堂教学专注于“战术意识”和“学习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时刻保持运动中瞬间决策的意识,让学习的“思”有效融入技能的“动”中,在运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反思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深度探索中形成自主性的经验,并将其迁移到学习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03日第10版
面对乡村教育新使命,乡村教师要克服什么样的困境与挑战,如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自身发展?这是当下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思考的重要话题。
————————————————
乡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特岗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帮扶措施,为我国农村补充了大批优质教师。2022年9月6日,教育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指出,全国28个省份实行地方院校师范生公费教育,每年约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基本形成。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有着非凡的使命,即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培养乡村新型农民,提升乡村人口整体素质。面对乡村教育新使命,乡村教师要克服什么样的困境与挑战,如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自身发展?这是当下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思考的重要话题。
直面挑战,乡村教师面临的发展困境剖析
调研发现,乡村教师普遍面临“留乡”与“向城”的心理困境,师范教育与乡村实际脱节的专业困境、城乡发展不均与资源匮乏并存的困境,造成了乡村优秀教师严重流失、教师结构失衡等,制约着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心理困境:留乡与向城的矛盾挣扎。调研发现,定向培养的师范生一旦到乡村学校就业,部分师范生心理上会产生较强的流动意愿。问卷结果显示,部分乡村教师在服务期满甚至未满期间便努力寻找工作环境更好、个人发展机会更大、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是职前定向培养“包分配”的稳定政策红利,另一方面是发展前景的就业期望与提高社会地位的生活期望,导致部分乡村教师在一定阶段内产生“留乡”保稳定还是“进城”满足高期望的矛盾挣扎心理。
专业困境:师范教育与乡村教学脱节。面向乡村的师范生培养或多或少面临着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难以对接的专业困境。调研结果显示,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偏向理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教育三大课程比例相对均衡,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分占比却呈现出显著的不平衡,分别为79.25%和20.75%。此外,师范生的学科背景往往与乡村教育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衔接问题。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主要是音体美教师缺乏,但大多数教师主要擅长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再者,师范教育在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的课程设置相对薄弱,面对农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无措。
支持困境:城乡不均与资源匮乏并存。乡村教师长期生活在基础设施、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弱以及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中。以乡村教师培训为例,由于培训内容同质化且脱离乡村教学实践,乡村教师接受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培训不多,导致乡村教师“学得会”却“不能用”,这种培训往往变为一场追赶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苦旅”。此外,由于培训经费有限且培训机会缺乏,乡村教师在职业发展和培训方面的机会相对有限。
破局之道,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强国战略部署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破解困境,助力乡村振兴。
坚守奉献精神:为乡村教育注入持续动力。没有乡村的教育现代化不可能有全国的教育现代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乡村教师坚守乡村教育的精神支柱。面对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和“走”与“留”的人生选题,政府层面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增强其职业认同,“由外向内”帮助广大乡村教师树立振兴乡村的理想和躬耕乡村教坛的信念。在教育家精神的指引下,乡村教师要深刻理解教育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既要像陶行知、梁漱溟先生那样心怀改造中国乡村的伟大理想,也要像张桂梅、杨瑞清那样肩负改变乡村孩子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与责任,甘于奉献、“以爱育爱”,自觉自愿投入乡村教育实践并敢于突破各种困难引领乡村教育变革,通过教育改善乡村面貌,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纳共情精神:不放弃每一名农村儿童。在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可能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可能是父母离异或家庭贫困的孩子。面对独特的生活环境与教育情境,新时代乡村教师应尊重个体生命、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启智润心。首先,要以“全纳”的教育理念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了解班上儿童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兴趣爱好,耐心观察、细心沟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潜在能力。其次,要潜心研究适切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农村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借鉴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农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其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再次,关注家庭教育,校家社协同开展社会情感教育。农村儿童因为亲情的缺失和其他一些因素,会表现出不良习惯与行为,乡村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儿童的沟通合作、自我认知、情绪调控、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社会情感技能发展。
劳动创新精神:推动乡村教育深度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教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乡村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成长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表示,农村学校的培养目标应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陶行知认为,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满足乡村生活需要的活教育,培养学生“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趣”。基于此,乡村教师必须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劳动创新的精神寻求乡村教育的变革。首先,持续追求专业发展。政府、学校应创造条件为乡村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机会,通过拓展继续教育渠道、提供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开展城乡教师交流等促进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其次,提升专业发展能力。乡村教师可以结合乡村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利用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二度开发,激发农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文化自信精神:引领乡村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家精神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传播人,乡村教师要厚植乡土情怀、坚持以文化人。首先,挖掘文化资源,传承文化自信。乡村承载着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教师应积极挖掘这些资源,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其次,创新传承方式宣传乡村文化。乡村教师可以通过走访村民,了解乡村历史、研究乡村习俗等,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乡村文化;通过开展文化讲座、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吸引乡村居民、社会更多地关注和参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再次,拓展多元渠道,与社区、社会、企业等资源建立联系,为村民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培训与科学技术培训,提高村民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到与乡村和融共生、与乡民和谐共处、引领乡风新气象。
(作者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03日第13版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如何规避学员可能出现的消极懈怠情绪、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学用转化不足等问题,助力参训学员弄懂、会用、能用?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坚持问题导向与成果导向并重原则,逐渐形成了“一主四维”课程管理机制,探索出一套有效助力参训学员深度学习的研训模式。
“一主四维”课程管理即紧紧围绕一个培训主题,三次调研精准定位需求,三维目标精准对接需求,三类课程精准对接目标,三种培训方式精准对接课程内容。在渐进式培训课程引领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实践操作为依托,以同伴合作为支撑引导学员深度学习,以实现学员积极主动参与研训,最终将成果落地。
以农村骨干园长能力提升培训为例,我们按照“一主四维”课程管理方式开展以下工作。
三次调研,深度定位学员需求。在项目申报之初,我们进行一次系统调研:面向河南全省发放问卷、电话访谈往期参训学员、查阅资料,了解到基层园所对园本教研缺乏系统认识、未建立教研机制、教研成果难落地等情况,并在专家指导和论证下确定培训主题“提升幼儿园园本教研水平,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对象确定后,一是面向全体参训学员发放训前问卷,了解参训学员的实际需求;二是发布训前作业,了解参训学员个人专业发展水平;三是对培训对象精准调研,深度定位参训学员的培训需求,也为后续培训目标的分解、培训课程的设置和培训方式的选择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积极观照学员需求。根据深度学习理论,我们将培训目标分解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专业理念目标”,引导参训学员更新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帮助参训学员树立以园本教研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明确园长在教师成长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树立用园本教研提升园所办园水平、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信心和决心。第二层级为“专业知识目标”,引导参训学员掌握园本教研的内容、组织策略,规范园本教研的必要条件。第三层级为“专业能力目标”,通过大量案例解析和行动学习,帮助参训园长掌握教师成长规律,设计实施切实可行的园本教研和园本研修方案,以研促教,提升园所保育教育质量。
三类课程,精准落实培训目标。在课程设计上,我们采用递进式三类课程逐级深入的方式,每一类课程与前后的课程相呼应,建立起严谨自洽的课程逻辑。第一类课程为专业理念与认知,对应专业理念目标;第二类课程为专业知识与方法,对应专业知识目标;第三类课程为专业能力与行为,对应专业能力目标。同时提供跨学科的选修课程,为参训园长提供多角度、跨领域、可借鉴的办园思路。
三种方式,深度呼应课程内容。为了让理论课程通俗易懂,让实践课程落地好用,让行动学习成果拿来能用,我们在培训方式上让课程具象化,大量使用参与式、情境化、行动式的授课方式,为参训学员搭建一个可解决实际问题、可实操落地、可同伴合作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平台和学习氛围。参训学员通过深度参与,在培训结束后建立一套符合园所实际的可操作、可落地的园本教研方案,并在小组学习中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伙伴关系,在返岗实践中就工作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继续开展下一轮的深度学习。
联合备课,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为了解决培训课程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呼应理论的难题,我们搭建起联合备课的平台。一是邀请高校专家进行理念引领,邀请实践专家分享案例与实操经验,有效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层皮现象。二是授课专家结合主题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保证整个课程架构的连贯性、渐进性、系统性及完整性,避免重复和雷同的授课内容。三是已经授课的专家可以向未授课的专家反馈学员听课表现和需求,方便课程的动态调整。联合备课有利于推动课程内容的递进式深入,使不同培训环节之间建立紧密联结,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共享培训经验和资源,有效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行动学习,打通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项目的最后两天,我们精选具有一线教研经验的业务园长集体备课,带领参训园长开展园本教研,以实战的方式临摹中原名师的教研方案,采用研讨—实操—反思—总结的模式梳理返岗行动方案,打通训后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训后将通过“种子教师”遴选、跟踪指导等多种方式激励和督促参训园长推动培训学习成果落地,促进办园质量提质增效。
在培训结业典礼前,我们通过组织园长沙龙,让参训园长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不带着一丝疑惑离开培训现场。第一步,课前收集学员的问题困惑,整理出共性问题。第二步,结合收集的问题分别邀请保教管理、行政管理及保教实施三类导师参与。第三步,专家和学员分小组就不同问题一一探讨交流,并对学员迸发衍生出的新问题展开面对面的对话。第四步,园长沙龙结束后,主持人整理总结交流成果,提供系统的解决策略,为学员后续返岗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农村骨干园长能力提升培训共12天,各类型理论和实践课程共34节。实践证明,“一主四维”课程管理下的培训,学员学习积极性高、参与互动性高。作为深度学习模式的受益者,骨干园长班的参训学员返岗后将学习成果落实到幼儿园发展中,引领园所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迈上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均系河南省实验幼儿园)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03日第13版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蛰伏休养一冬的螺蛳肥硕鲜嫩,正是适时而食的佳品。螺蛳,该是清明这个节气人们舌尖上的美味。
我们这里是苏北水乡,河塘沟渠纵横交错,螺蛳寻常能见,人们常叫它“螺螺”,个头大的叫“牛眼螺螺”。螺蛳潜伏一个冬天,春暖花开,才从泥中苏醒过来,肉质肥而嫩。此时,螺蛳离春天产籽尚有一段时日,壳里还没有孕育小生命。过了清明,螺蛳逐渐产籽,螺肉变瘦、变老,慢慢嚼不动了。再要嗦螺,大多便如囫囵吞枣一般。
小时候家里贫穷,我们几个孩子常常饥肠辘辘。母亲舍不得我们挨饿,趁着中午时间到屋后小河里摸螺蛳。阳春三月,和风拂柳,清波细浪,一只只青壳螺蛳从河底的淤泥中纷纷爬上河滩岸边,散落在青石块和木桩上。母亲卷起裤管,撸起袖子,拎着篮子沿河坡一路摸螺蛳,不用多久就能摸到小半篮子螺蛳回家。
母亲将刚摸来的螺蛳用水洗净,放在清水桶里,再滴上几滴香油。不一会儿,螺蛳慢慢地张开厣片、伸展触须,将大半个身子露出壳外。有时,螺蛳沿着桶壁向上攀爬,将至桶沿时,我用手轻碰一下螺蛳的触须,它们便乖乖缩到螺壳里,掉入桶中。
浸养了两三夜,螺蛳将体内泥沙尽数吐净。养好的螺蛳还要剪去尖尾,才能前后通气,一嗦之下螺肉立出。给螺蛳“剪屁股”可是技术活,要剪在恰当部位——多一寸肉少,少一寸难嗦;剪口大漏风,剪口小塞气。母亲是剪螺尾的好手,左手抓一把青螺,右手握一把快剪,螺蛳一个一个挨剪,咔嚓咔嚓,干脆利落,恰到好处。有时得空,母亲一边剪螺尾,一边给我们讲田螺姑娘的故事。田螺姑娘的故事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我猜想,大概是田螺与农民亲近,田螺姑娘接地气,寄寓了众多乡村青年的憧憬,演绎着村民的幻想和浪漫。
爆炒螺蛳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吃法,也是母亲的拿手菜。炒锅烧热放入油,等油烟腾腾升起,先爆香葱、姜、尖椒,倒入螺蛳,快速翻炒,螺蛳相互碰撞,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然后喷些黄酒,但听“嗞”的一声,酒香与螺香一涌而起,再加入酱汁、糖、水,盖上锅盖,滚上三五分钟,厣片差不多脱落,螺蛳便熟了。螺青、椒红、葱白、姜黄,一盘色香天成的炒螺蛳上桌,烟熏火燎的厨房顿时清亮了许多。
“白银盘里数青螺”,母亲的炒螺蛳一端上桌,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嗦螺。我用筷子夹一只螺蛳,螺口对准嘴边,舌头顶住螺口轻轻一吮,“呼”的一声,一团鲜嫩的螺肉脱壳而出,清爽爽、滑溜溜、软绵绵、香喷喷。弟弟吃得更是有滋有味,抓起勺子捞了半碗螺蛳放在面前,伸出两根手指,撮起一只螺,放到嘴边就嗦,一嗦一个准,转眼间面前堆满了螺蛳壳,手上、嘴边满是浓郁的汤汁,嘴里还嘟囔着:“螺螺是我的命啊,嗦螺就不要命!”妹妹不擅长嗦螺,用针或竹签挑一个吃一个,倒是显得很文静。
等到田里做工的父亲回来,桌上只剩下“残螺剩汤”了。父亲也不介意那些“残螺”,倒上一杯散酒,嗦几个螺,夹一筷子韭菜,再抿一口酒,便向母亲唠叨起没完没了的农活。喝到兴致高时,父亲还会唱几句样板戏里的“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一类。母亲在一旁催促着父亲快些吃饭,父亲不紧不慢地喝完酒、嗦尽螺,然后用汤汁泡饭,将面前的食物一扫而光。桌上堆积如山的螺壳舍不得扔掉,母亲敲碎了拌在鸡食里,让鸡也解解馋。
汪曾祺在《家乡的食物》中写道:“螺蛳处处有之。我们家乡清明吃螺蛳,谓可以明目。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碗,由他们自己用竹签挑着吃,孩子吃了螺蛳,用小竹弓把螺蛳壳射到屋顶上,喀啦喀啦地响。”五香煮螺蛳,我没有尝过,想必也是清明食螺蛳的别样美味;以螺蛳壳为弹珠射麻雀,小时候倒是常玩,可惜壳轻易飘,总也射不准。
清明嗦螺蛳,世间一美事,我们也在嗦螺蛳的岁月中行进、变老。每年清明之际回家,母亲还会做一盘爆炒螺蛳,还会提及田螺姑娘的故事,父亲还会食螺饮酒,一起念叨原来小屋里嗦螺的时光。其实,美食是一场记忆,也是一种情感——清明嗦螺蛳,在盈盈螺香中,每次都能记起关于螺、关于家的往事。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阜宁县吴滩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03日第16版
赞 (4)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我要结婚啦的签约作者“facai369”!
希望本篇文章《体育素质差措施如何将思维培养融入体育中》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我要结婚啦]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重教学方式改革,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