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者[facai369]投稿,不代表我要结婚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jiehunla.com/life/202412-14771.html
温馨提示:
关注公众号——栏目页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快速查询院校校考成绩、校考合格线
在今年两会上,关于艺考、关于教育的提案多次冲上热搜,为众人所热议。毕竟,艺考改革、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关系着亿万学子的前途和命运。
随着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和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
那么,今年全国两会上期间都有哪些与艺考、教育相关的议题呢?51艺术桥为大家整理如下。本文较长,建议收藏阅读。
一、文化课权重过大,建议改进高校艺考录取方式
一些文化课不十分突出,又想上双一流等重点大学的学生和家长,把选择报考艺术类视为捷径;一些“半路出家”的学生,对艺术并不感兴趣,只是把专业当做了考大学的一块敲门砖,严重影响了艺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魏小杰建议,改进高校艺术招生考试录取方式,筛选优秀艺术生源,促进艺术教育发展。
“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观察、接触到众多艺术类大学生及参加艺考的中学生,对学生、家长们的疑惑与呼声和整个艺考现状,进行了收集与分析,艺考(主要是省统考)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弊端。”魏小杰说。
魏小杰表示,随着教育部收紧高校艺术类自主招生的权限,单招院校逐年减少,各省统考的成绩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采用省统考成绩,很多学校录取原则直接为“文化+专业”成绩总和。因为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总分不一样:文化成绩满分是750分,专业成绩满分是300分,文化课的权重远远高于专业课。
另一方面,专业合格线分数设置较低,导致双一流高校和普通类高校录取一批专业刚过合格线、但文化课成绩较高的学生的现象普遍。这些学生入学后,大概率出现维持美术专业及格,通过选修第二专业达到转换专业的情况。
“这部分学生并非真正自小喜欢美术专业,而是想通过这种办法达到上双一流大学和普通高校的目的,毕业后转行比例较大。此类学生对广大真正热爱艺术的考生来说是一种不公平和遗憾,挤占了一部分大学教育资源,显然造成国家培养美术人才的资源浪费。”
魏小杰建议:
一是提升省统考命题难度,筛选优秀艺术生源。首先严格选拔评卷教师,真正把专业水平高、熟悉统考阅卷规律、责任心较强的美术教师选拔出来进行阅卷(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51艺术桥)。其次,画照片考试不足以考察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可考虑在省统考中增加一定比率的写生环节。
二是增设专业门槛线,建议提高省统考分数A段合格线或增加提前批省统考线。根据大专、本科的招生比例,把专业分数低考生,直接用提高专业门槛的方法予以淘汰。
三是按照美术人才选拔规律科学制订录取规则,适当加大美术成绩在录取环节的比重。
延伸阅读:
艺考再改革:文化课权重过大,政协委员建议改进高校艺考录取方式
二、美育正式纳入中考,2022年覆盖全国
3月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网络采访中,关于美育入中考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
在国家层面上按照硬指标硬任务的方法,来促进学校美育上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个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延伸阅读:
两会聚焦丨教育部:美育正式纳入中考,2022年覆盖全国,将与语数外并肩!
三、建议调整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制度
音乐是最美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美育教育中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能够陶冶情操,给予人们很多正面的思考,但近年来,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儿童“痛恨音乐”。
究其原因,李心草认为,这与目前的“考级”制度有关。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李心草建议:调整音乐类考级方式或取消音乐类考级制度。
李心草注意到,随着音乐考级的普及,功利色彩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
“学琴为考级,考级为拿证”是绝大多数的琴童和家长抱有的学习原则,至于是否真正热爱音乐、是否能在音乐中获得某些思想等等,似乎并不重要。教师们的日常教学也常常存在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现象,为求速成和“跳级”,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打磨考级曲目。
还有某些教师受经济利益驱使,为招收更多的学生、标榜自己的水平,直接把考级教程作为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也只局限于几首考级曲目,对其他作品几乎不闻不问。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学生如愿获得了一定等级的证书,他们的读谱、试奏等基本功以及音乐的表现能力都不扎实,绝大部分孩子连乐曲的作曲家、历史背景、音乐表现内容等都一无所知。非正常、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会让他们对音乐失去好感,打击信心和自我观感,从而逐渐厌学并且开始厌恶音乐。
长远来看,孩子们日后的音乐学习将寸步难行,甚至影响一生的美学观。这些现象,显然已经违背了音乐学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掌握的原则,也背离了艺术教育的初衷。
李心草建议,有关部门和专家应认真讨论、研究、论证考级的教学大纲制定、曲目制定以及最后的考试方式制定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加进一些辅助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真正的认识、培养对音乐真正的兴趣。而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现状,不如取消考级。
“音乐考级是一块大蛋糕,直接关系到很多人和机构的实际利益。”李心草坦言,提出这些想法,他考虑了很久,“相比于我国青少年儿童在美育教育中的身心健康成长,孰利孰弊呢?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很多现状让我觉得痛心。”
与此同时,李心草建议,降低和调整艺术院校舞台表演专业的教师准入门槛。就某些艺术类表演专业来说,舞台和创作的实际经验更为重要,用文凭作为教师准入门槛的标准,反而把很多具有非常丰富和宝贵舞台经验的人才拦在了艺术高校门外。2019年两会期间,李心草曾就此问题提出观点,后续引发了业界强烈关注和探讨,今年,他继续呼吁各界加以关注。
延伸阅读:
调整考级方式或取消考级制度?艺术类考级或将迎来巨大调整!
四、加强创作型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关注高层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话题。他建议,建立高层次艺术人才全程培养机制,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艺术院校仅设立学术博士学位,主要培养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博士。此举虽然推动了我国艺术教育中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但一批具有优秀创作能力的实践型人才或碍于学位属性,无法获得高层次教育,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将主要精力用于论文写作,不能精进创作实践,在教学组织上难以精准施策,研究生教育评价上也难以精准衡量。为此,范迪安建议加快设立艺术学“专业博士”学位,培养“创作型”高层次艺术人才。
范迪安呼吁,实施“硕—博”学位连读,并建立高层次艺术人才全程培养机制。创作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磨砺艺术技能功力,积累创作经验,形成相对成熟的艺术创作方法论。不少作品从构思到完成需要长时间的精练和打磨,作为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时段”的教学与实践,为此应拓宽“硕—博”连读口径,完善贯通“硕—博”学位的机制。
在人才选拔方面,他建议由“知识水平测试”向“综合研究素质与创造能力考察”转变;在教学中加强创作实践,围绕重大主题、艺术课题、艺术方法论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
五、建议高考调至6月首个周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建议,高考时间微调到6月的第一个周末,而非固定的7日、8日。
吴仁彪解释道,如果6月7日、8日不是周末,很多考生家长会请假专门陪孩子参加高考。另外如果考点离考生家较远,由于担心堵车耽误考试,家长一般会在考点附近住酒店,这无疑会增加考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交通管制也会影响其他市民出行。
吴仁彪表示,这一建议也适合于中考时间的微调,即把考试时间安排在离目前固定考试时间最近的周末举行。
六、明令禁止学校张贴高考喜报,改革教育评价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学校门口点名道姓、图文并茂地张贴“我校某某同学被某某大学录取”“我校有某某位同学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大红横幅或喜报。
不仅如此,在校门口介绍学校情况的宣传栏里,刘焱发现,大多数学校都会把毕业生里出了几位院士、教授、名人等作为学校的金字招牌和办学质量的铁证,很少看到敬业爱岗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宣传栏里。
“这种宣传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倾向,加剧了学生和家长对于升学的压力和焦虑,把学生和家长都驱赶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狭窄人生赛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加以改变。”刘焱说。
为此,她建议,明令禁止学校悬挂人为制造攀比、加剧考试竞争和焦虑的标语和横幅,多宣传毕业生中爱岗敬业的普通劳动者,塑造尊重普通劳动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教育生态。
七、教育培训广告裹挟下家长深陷焦虑,呼吁加强监管与机构自律
“今年多地的节目中频现教育培训相关的节目及培训班广告,说明全社会都在关心关注教育事业和校外培训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协副主席宋亚平表示,“尽管校外教育培训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但是,孩子的教育是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努力。”
有人担忧,监管越来越严,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宣传却越来越来起劲。在宋亚平看来,“教育是特殊领域,从事教育事业的机构要更加自律,杜绝虚假宣传,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
她建议,“家长们既要杜绝跟风,或盲目按照自己的兴趣给孩子报班;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判断力,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身体特征和性格特征。”
八、校外培训班乱象背后是利益链条,需要全员全过程综合治理
校外培训班的乱象怎么管?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关键点是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表示:校外培训班的乱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目前,已然形成了由补习机构、线上教辅平台、媒体等相关群体组成的利益链条。这样的现状,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主要有以下四个治理关键点:
一是严格准入和督查机制。各地党委政府加大治理力度,对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教案、教师资质等进行全方位治理,严格准入和督查机制。
二是加强对招生环节的优化和监管。公办学校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就近入学原则。
三是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问责。媒体对校外培训机构包括对线上教辅APP的宣传,要有标准审核、质量保证和追责机制。
四是加快落实评价改革方案。通过优化评价导向、评价机制,改变培训机构对教育绑架和裹挟的局面。
九、建议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提升基础教育教师学历
“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远不能适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应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表示,建议扩大全国教育硕士招生规模,逐年增加师范专业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计划人数,进而推动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
倪闽景认为,至少可以从四个层面下功夫: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入职学历要求,制定新的教师学历达标计划;创新培养模式,提升高学历层次教师培养能力;各方合力,为在职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创造条件;构建兼顾教师培训和学历提升的在线教师教育体系。
十、建议规范学校推介在线教育平台行为,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每况愈下。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广东省委主委李心表示,青少年身心健康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视力健康更与兵源质量、国防建设等直接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市场迅速扩张,但其发展的规范性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凸显。
李心建议加强行业监管,从教师资质、内容质量、营销手段、收费标准、学费安全等方面对在线教育机构全方位加强监管。建议对中小学在线教育课程单节时长进行限定,且课程中间休息不少于10分钟。采取强制黑屏、退出等方式让学生放下电子设备。
同时,明确学校责任,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使用在线教育平台。建议由教育部出台专门文件,规范学校推介在线教育平台行为。建议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探索对中小学生参加在线学习进行全网时间总量控制。
全国人大代表李甦雁表示,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把包括视力状况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切莫牺牲孩子的视力来换取高分数和好成绩”。
十一、建议禁止给学生办信用卡及提供分期
近年来 “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案件频发!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建议加大网络贷款监管整治力度。
建议中,李君呼吁应禁止给在校学生办理信用卡和提供分期等相关超前消费的金融服务。学生没有偿还能力,超前消费无疑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十二、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每年补贴10000元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但是,现在每年专业院校近70%的农业类毕业生转行从事非农产业,造成人才流失。刘永好认为,为留住人才,应加快“新农人”培育。
他建议:实施“农业人才下乡”计划,国家拿出一部分经费支持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可采用每年每人补贴1万元、连续补贴3年的办法,缩小与在城就业的收入差距,培育出更多的农村科技人才,才能推动农业技术更好发展。
十三、大学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应实现共享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表示:“步入职场前,高校毕业生体检成了规定动作,大量存在求职不同单位岗位需重复体检的现象,急需通过建立’一检制’毕业生就业体检档案共享机制来加以解决。”
对于毕业生就业体检报告认定体系,他认为:
①要明确毕业生就业体检机构资质;
②要明确毕业生就业体检报告标准;
③建议明确就业体检报告具备一年有效期,有效期内可以反复使用。
十四、建议取消部分地区落户和招聘中对应届生的硬性规定,公务员考试打破35岁门槛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孙洁与其他委员联名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取消部分地区落户和招聘中对应届生的硬性规定,促进有生育安排的女大学生就业。将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从当前的2年延长到5年甚至取消,打破当前“毕业-就业-结婚”的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她说,35岁是一个人做事业最好的黄金年华,也正处在一个艰难的人生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很多35岁以上者在二次就业时遇到年龄歧视,不应该有这种歧视,最重要的是看人的能力和认真工作的态度。
十五、建议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大幅高于城市同级教师
“如果,一个乡村连一所高质量小学都没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也就无从谈起。”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向大会提交《关于以“一村建设一所高质量小学”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提案》。
乡村教师的素质水平,是保障乡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根本。
钟茂初建议,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大幅高于城市同职级教师工资、可比公务员工资水平(根据艰苦程度,应增加50%—200%),乡村教师的工资应由省级及以上财政承担,县级财政难以承担。应明确设立相应的补贴和其他方面的优惠待遇。建议修订《教师法》相关内容,应有明确的条款予以保障。
十六、加大对教辅类APP的监管,给孩子一个正向的辅助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在刘希娅的调研中发现,部分教育APP与在线学习平台缺乏教育的专业性和长远性,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下降,而这一块的监管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还是一块空白区域。
因此,刘希娅建议,应该加强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用的专业研究,完善相关平台技术运用于基础教育领域时的准入机制、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十七、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配齐心理健康教师
3月8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12名委员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陶凯元代表民进中央以《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助推健康中国建设》为题作大会发言。
陶凯元说,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屡见报端。2020年疫情期间,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她认为,我国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性支持严重不足。
陶凯元呼吁,“十四五”时期全社会更加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推进落实健康中国行动,采取新的治本措施,为青少年的积极人生、幸福人生奠基。
十八、“双一流”科研重点布局
科技创新需要提升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在全国两会上,一些大学校长、书记描绘了高校科研攻关的方向,尤其是“双一流”布局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建议,要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的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十九、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许进指出,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3万至5万个单词。在我国,掌握4千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许进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翻译机可以提供包括英语在内多种语言的、衣食住行等领域的、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技术十分成熟。智慧手机为大家提供的翻译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职业位居即将被淘汰职业的前10名。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许进说。
因此,许进建议,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投资、全体学生必学英语(外语)的现状。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许进说。
二十、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在今年两会中的提案《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课程的建议》引起关注,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过2.5亿。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各类学校有开设学农类课程的优良传统,目前没能很好地全面延续。”安庭委员表示,互联网条件下的城市生活,学生们更易沉溺于电子产品,患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病。
今年,他提交了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活动的提案,他表示,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要求下,要实现传承优秀的农业文明、农业科技成果、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目标,就要从娃娃抓起,传承“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中华社稷”根植孩子们的心田。
安庭建议,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课程,这种课程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可以依托各个层级的农业科研院所及其试验田、试验圃、试验棚、实验室,协调组织对接大中小学的学生开展现场观摩、专家讲解等活动,以此为契机让孩子接触到我国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打开“四个面向”的科技之窗。
二十一、建议缩短教育学制,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
全国人大代表张红伟建议调整中小学教育学制,他表示,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从7周岁开始上小学,高中毕业19岁,大学毕业23岁。
如果再接受研究生教育,走出校园时已经是26、27岁“高龄”。如遇到就业难,很可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时已经接近30岁。如果是女性,按现有55岁退休的规定,她工作的时间还没有读书的时间长。
学制太长,推迟了就业时间,社会各方面压力又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如教育成本高,增加家庭负担;婚育时间明显延迟,老龄化问题显著等。
对此,张红伟提出建议:缩短教育学制,小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高中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推行“十年义务教育”即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的学制。
目前九年义务教育仅是初中水平,与广大民众和社会进步需要的高中教育还有距离,而要实施普及高中的义务教育,又面临国力财力压力。如果按“5+3+2”的模式,现阶段应完全有可能普及到高中,这将大大优化我国人口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
二十二、建议增加小学体育课时
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提出《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实施选项考试、分级授课的建议》,建议增加小学体育课课时至每周5课时,保证小学生每天都有1小时运动时间,以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朱鼎健了解到,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体育课,高中每周2课时体育课,这些课时仅能基本满足最基础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体育特长培养还难以保障,以至于近些年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运动时间过少等健康问题引发关注。
朱鼎健建议,应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从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方面出发,让体育成为青少年伴随终身的兴趣而不是负担,让运动成为国民终身受益的生活习惯。
他建议,体育课的授课内容应突破田径传统项目,实现项目多元化,与此同时,建议中小学体育课采用分级授课的模式,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体能、体质和特长状况,分为不同的体育级别,跨班级甚至跨年级上课,而无须拘泥于以往固定的按班上课的方式,把统一化的体育课堂转变成有趣多元、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投身体育运动的兴趣课堂。
二十三、实施小学生免费托管破解“三点半难题”
近年来,小学生“三点半难题”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今年,农工党中央提交的提案聚焦小学生托管问题的解决。
农工党中央在《关于实施小学生免费托管的提案》中提出,石家庄市在主城区210所公办小学全面实施了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实现了主城区“公办小学全覆盖、申请学生全纳入”,给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借鉴。
农工党中央建议,创新托管模式,充分挖掘社区、高校、社会机构及学生家长等社会资源,形成托管合力,构建以学校为主、社会多方参与的小学生托管服务体系,例如“教师+志愿者”的托管服务模式,选派有资质、有意愿、素质高的社区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进校参与托管,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托管活动;构建家校联合托管模式,动员有积极性或有特长的学生家长轮流到校协助托管,为教师分担托管压力等。
二十四、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
“我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奥数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的确有一些非常有天赋、对数学非常热爱的孩子,这些孩子才应该去学奥数。大部分普通的孩子我觉得不应该去学奥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说。
他表示,奥数不适合大范围的孩子学习,同时,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如果学习了奥数,可能会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搞没了。此外,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奇特的技巧。
二十五、建议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表示,学校应统筹家庭作业时长。
他在接受采访中说道,现在教育部提出中小学要做课后服务,对小学生来讲,作业在校内就可以完成。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讲,课后服务时长够长的话,在校内也可以完成,回家可以自主选择一些拓展性、补充性作业。
二十六、建议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帮家长减负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特别关注到小学生作业繁重的问题,他在提案中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
他认为,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重,还衍生出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教育的压力也客观导致了年轻人生育欲望的骤减。
对此,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学生体能。同时,应组织专家学者科学编制教材,减少笔头训练。
全国政协委员宋治平建议,延长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至晚6点,以便于双职工父母下班后接送,以免因无法接送孩子造成女性职工离职,同时也可减少课后托管班的费用支出。
二十七、建议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将幼儿园教育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并大力发展“家门口”普惠托育,发行幼儿园教育券奖励多子女家庭,以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
二十八、呼吁尽快解决“非编”幼儿教师待遇偏低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呼吁,实事求是尽快解决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待遇偏低问题。
刘焱建议,对标相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标准,给予无编教师相同的工资待遇并向社会公示。把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同工同酬纳入学前教育督导考核指标体系,让中央文件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幼儿教师的“福音”。
此外,她建议,逐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制度,在成本核算基础上适当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扶持力度。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师工资待遇的改善与提高,稳定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二十九、建议提升中小学男教师比例,实施退伍军人教师培养计划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拟提交《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问题的提案》。
提案建议,通过实施退伍军人教师培养计划,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创新师范男生招生、培养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改善当下中小学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朱永新表示,调研发现,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衡问题日趋严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小学、初中和高中男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1.25%、43.22%及46.11%,较20年前累计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武汉等发达城市,男教师比例下降更多。
三十、建议幼师入职学历大专以上
据民进中央网站消息,民进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提案》。
“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远不能适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应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
为此建议:综合考虑国际教育竞争需要与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建议将幼儿园教师的入职学历要求明确为大专以上,中小学教师入职学历要求明确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同时,大幅度提升中学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占比。
三十一、建议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必修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师刘红宇建议,在学校层面建立儿童防性侵教育体系,向未成年人教授相关知识,将相应课程纳入必修课。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从农村情况出发谈到,性教育的缺失让农村地区受到性侵害的儿童在指证、取证时遇到难题。因此他呼吁,建议将防范性侵纳入义务教育教材,让农村孩子更好地接受自我保护教育。
三十二、女童幼童保护教育工作待细化,建议老师不要单独约谈学生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认为,女童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比较关切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女童、幼童的保护教育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比如对一些中小学的女生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基本的权利不受侵害重视程度不够,还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并没有落实;在初中小学等地方应当有更细致的规定加以限制,例如规定老师找学生谈话,领导办公室不应当是密封的,应当有玻璃窗,或者规定老师不能单独约学生进行谈话或批改作业等等。
三十三、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国家标准,未成年人网游每30分钟刷一次脸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统一国家标准,“家”“校”“企”应协同履行监护责任:
①前置防护,为家长提供易操作的统一监护工具;
②事中保护,游戏中按标准设立统一的自动管控系统;
③事后服务,要求所有企业建立并公开投诉和举报渠道,制定统一清晰的退费标准,并给有需要的家庭特别关怀。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鲁曼表示,游戏充值是近几年来最大的问题,有孩子玩游戏充值动辄成千上万元,让家长十分忧心。
鲁曼建议,未成年人在游戏中不仅充值要刷脸,还应每玩30分钟刷脸一次。鲁曼也建议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把相关规定真正落地。她认为,对游戏厂商必须加强监管,而不是仅仅靠企业的自律自觉。
三十四、调整小学入学年龄划分节点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三阳表示,小学入学年龄应以年度划线,将学龄时段的划分节点从每年8月31日调为12月31日。
他认为,此举优势在于:
①避免“晚生一天,则需迟一年入学”的困扰;
②同年级学生年龄基本相同,便于管理;
③给早慧儿童提供了较早的上学机会。
三十五、切实保障超大城市流动儿童平等受教权利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36亿,18岁以下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近1亿,这意味着我国平均每3个儿童就有1个受到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
而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在超大城市尤为凸显,如保障政策未能充分落实;入学面临准入门槛;公立学校针对流动儿童开放学位不足等,流动儿童在超大城市平等受教面临各种困难。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修改《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
二是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
三是保障流动儿童入学待遇同城化,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
四是关注流动儿童特殊需求,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
三十六、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制定出台《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纳入教师教育内容和通识培训,鼓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生命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及继续教育。整合利用生命教育社会资源,推出生命教育线上教育资源库、客户端APP、只能学习终端等。积极构建生命教育共同体,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生命服务模式。
政府要把促进家庭生命教育纳入民生工程,发挥学校在学生和家庭之间的桥梁作用。指导和帮助家长正确养育孩子;借力社会服务,发挥社区及相关专业社会机构的协同和支持作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共同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
三十七、推进校长职级制和高中校长跨区域选用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表示,好的教育生态要“百花齐放”,争取让每50万人口左右的区域里,就有一个让当地老百姓认可的优质高中,形成高中优质发展,百花争艳的局面。
推进校长职级制和高中校长跨区域选用制度,拓展校长职业发展空间和任用通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争当“好校长”、办出“好学校”。
同时,以建立和完善三级教研制度为重点,配足配优县级学科教研员,改进其工作方式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我国教研制度的独特优势。
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可以优化投入导向,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教育平台,建立智能化、可视化、交互式的教育教学体系,依托信息化优势,推进“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加强“基于在线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实质性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县域共享,用5年左右时间大幅提升县域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十八、呼吁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
“教师的工作时间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占用教师工作时间的工作,并非全是教育教学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谈到教师的负担时,这样说。
刘希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
首先,要减少各类评比检查,精简各类评比达标活动流程;
其次,要严格控制各类“进校园”活动,要提前计划申报、严控数量,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再次,要大幅度削减部门摊派任务,减少要求教师及学生、家长关注公众号、转发文章、下载APP、平台注册等行为,非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任务,原则上不得硬性规定教师完成。保障教师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三十九、绝对不能依据考试升学成绩分配教师业绩奖励额度
“有的县(市)高考奖励额度很大,动辄高达数千万元,这些奖励的发放都是根据当年所谓高考成绩确定的。现在,有的县市的高中布局很不平衡。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优秀师资和生源越来越向个别最优秀的高中集中。这样,在这个县域内,高中布局就形成了‘金字塔’的形态。”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在调研中发现的状况。
张志勇指出,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体系是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尊重教师劳动,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他建议改革和调整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体系。
第一,要保证教师业绩奖励资金来源。各级财政应把中小学教师教学业绩奖励资金全额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第二,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额度。总体上,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师的业绩奖励额度应该是一致的,各个学段、学校之间可以根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一定系数差异,但绝对不能依据考试升学成绩分配教师业绩奖励额度。
第三,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标准。一是要把本校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特别是体育素质纳入教师业绩奖励考核系数;二是要考虑每所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增值水平,而不是简单地看一次性考试升学成绩;三是要突出教师教学业绩的团队奖励,特别是学科教研组和行政班的团队奖励,而不是仅仅奖励毕业年级的学科任教教师。
第四,科学确定教师业绩奖励方案。各学校教师业绩的奖励方案,要反复论证,科学研制。方案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方可实施。
四十、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表示,除了外国政府委派的来华留学生可以降低录取分数外,其他所有自愿来华留学生都必须满足应有的录取学分标准。努力招收高层次、高质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不可滥竽充数。
对两会上的艺考、教育相关建议,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又一批校考出成绩了!12所院校最新出炉2021校考成绩!点击快速查询>>>
●最新2021年各艺术院校校考人数汇总!人数幅度竟然这么大.....
●这10所民办艺术类院校含金量超高,绝对不输公办!
●刚刚发布!南京艺术学院2021校考现场考试工作安排
●2021年低分艺考生的好选择!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推荐
●艺术类考级或将迎来巨大调整!政协委员提出“调整考级方式或取消考级制度”议案
●刚刚发布!北京电影学院2021校考部分专业复试三试榜单及考试须知
●清华美院、四川美院、中国传媒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今日发布校考成绩复试公告!
●央视官方发声:我们欠艺考生群体一个道歉!致所有艺考生
●抓住捡漏机会!这些大学的名字不好听,美术实力挺强的!
●高考时间调整?改革英语主科地位,加强音体美素质教育?两会委员教育建议汇总!
●政协委员建议艺考仍需改革!高校艺考录取方式需改进!文化课权重过大!
●2所热门院校正在校考补考申请!13所校考正在报名!3所重点院校复试提醒!
●【校考成绩查询】40多所院校发布2021年校考初试成绩查询及合格名单!
●教育部批准:159所高校新增206个艺术类本科专业!最快2021年招生!
●重要汇总!承认统考成绩的重点热门艺术类院校录取公式汇总!
●各院校2021年报考人数及初试成绩公布!快来看看各院校复试淘汰率!!太吓人了~~
●今日最新整理!47所院校校考考试时间更新汇总!点击快速查看>>>
●【紧急提醒】这几所大学已经停止招生!!停招了!考生报考注意!!
●【重要提醒】8所院校校考可以补报名!马上截止,不要错过了!!
●2021承认统考院校已更新至251所!速看承认专业及省份!附官方原文
●全国艺术类院校的录取模式有几种?还不清楚的赶紧看!附各院校录取原则!
●重磅!2021年全国高考时间定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校考院校中有哪些比较容易过线的大学?该如何选择保底院校?
●全国各省份的艺术统考综合分是怎么算的?艺考生这样备考更利于考大学!
●【艺考生和家长注意】全国392所“野鸡大学"曝光 !毕业证一文不值!谨慎报考!
●【艺考生文过专排的院校专业汇总】2021届艺考生必看!文化分不高务必收藏!
●281所院校2021年艺术类招生简章校考信息最新汇总!速看官方原文>>>
●重要汇总:54所限制单科成绩、限制身高的艺术院校名单!2021艺考生一定要看!
责任编辑:
赞 (7)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我要结婚啦的签约作者“facai369”!
希望本篇文章《今年全国两会与艺考、教育相关的40个议题整理!艺考改革解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我要结婚啦]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温馨提示: 关注公众号——栏目页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