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者[facai369]投稿,不代表我要结婚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jiehunla.com/life/202412-12967.html
1977年春,故事影片《大浪淘沙》在全国热映。当时我还在读高一,与同学们一起去看的学生场。令我们意想不到而又备感亲切的是,影片中有不少济南发生的故事,在济南实拍的外景。看到这些,同学们不时有掌声,更有人交头接耳,相互指认各种地方,那份喜悦可想而知。要知道,当时电影对一般人而言是神秘而神圣的,能搬上银幕,无论是人是景还是物,都令人刮目,更何况银幕上有我们可爱的家乡,有我们到过的诸多地方。
当时上座率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产影片
影片开始时先是演职人员表,字体很大,编剧有三人,列第一位的是朱道南,我看着眼熟。影片讲述的故事也似曾相识。电影结束后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从父亲的书架上找出那本曙红色封面、内页有些泛黄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是本回忆录,作者正是朱道南。朱道南(1902—1985),山东峄县张范乡北于村(今属枣庄薛城区)人,曾到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学习,参加过广州起义。书中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几位鲁南农村青年离开家乡到济南求学,进而转到青岛奔赴南方参加大革命的故事。这部电影正是根据这本回忆录改编而成,只是人物或改名或换姓,情节也主要是书的前半部分内容。
本文作者收藏的《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书影
这本回忆录1961年8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来得知,在此书出版后的第二年,时为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的伊琳看到后觉得书的内容特别适合改编成电影,便专程赴上海拜访了时任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党委书记的朱道南,并邀请朱道南写作时的助手、该局宣传干部于炳坤一同作为编剧并执笔。
但从1962年开始编写剧本、前期筹备到拍摄,可谓历经坎坷,剧本也是边拍边改,五易其稿,中途因“四清”运动、胶片紧张等原因还一度停拍,直到1965年秋才基本拍完,送审过程更是一波三折。
男一号的扮演者于洋,富有表演经验,戏没有难倒他,但角色的名字改了好几遍,开始时与回忆录里相同,叫“公今寿”,后来改为“今公寿”,最后又改成了“靳恭绶”,配音、字幕当然也跟着变。
人名改了,片名也改,还改了好几次。最初也是与回忆录同名,拍摄后改为简洁、形象的《浪淘沙》,还有人认为不妥,后由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分管电影工作的剧作家夏衍拍板,定名为《大浪淘沙》。1966年4月,送京审查时又改为《革命洪流》,直到1977年正式公映时,再次定名《大浪淘沙》。
时为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后调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陶铸对影片拍摄给予了关心与支持,曾四次亲临珠影厂及拍摄现场,与主创人员座谈交流。
这部影片从开始创作到正式公映,一路磕磕绊绊,历经漫长的15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大革命历史的电影,也成为当时上座率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产影片。
首部以济南为主要故事发生地的故事片
本片时长两小时零几分,济南的戏份多达半小时,占全片时长四分之一。其实,在朱道南回忆录里,有关济南景致的描述并不多,只是笼统提到了火车站、街市、巷口、大客栈、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齐鲁大学广场等,很显然,在电影剧本和实拍中,大大强化了济南风貌的细节表现。这也应视作首部以济南为主要故事发生地、主要外景拍摄地的故事片。影片中当然还有长沙、武汉、天津、广州等地,但就表现城市风貌而言,济南的分量无疑是最重的,给人印象也最深。
第十七中校园
影片中出现过三组大明湖的镜头,一组是幽静的湖畔。影片拍摄时大明湖已辟为公园,湖面得以疏浚,明朗了许多,湖西岸和北岸也用大石块垒砌了湖岸,但湖东岸与南岸还保留着旧时自然的堤岸。影片所取之景,当属“原生态”的东岸或南岸。第二组是荷花围绕的湖心小岛,至今依然是昔日模样。第三组便是湖上飘荡的画舫。
民国年间,大明湖客船多集中在湖南岸的鹊华桥和司家码头候客。船也分三六九等,最好的便是画舫,比现在湖里见到的要小许多。船舱大多没有门窗,有玻璃门窗的被湖民叫做“玻璃船”。门楣上悬匾额,两旁挂木刻对联。舱内方桌椅子,台面铺桌布,上摆茶具和干鲜果品。那时画舫都靠人工撑篙,济南人管撑船叫冲船,管撑篙人叫“船户子”。这篙并非南方多见的竹篙,而是打磨光的柳木棍。小画舫一人撑篙,大的则由两人交替来撑。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大明湖的画舫还是人工撑篙。
影片中薛建白师生三人乘坐的是小型画舫,弧形顶棚下没有门窗,里面有小桌,铺着浅色桌布,船头悬挂着济南人耳熟能详的那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薛建白边嗑瓜子,边讲述着他的道理。冲船人不时撑篙,画舫徐徐前行,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游湖景象。
热闹的集市拍摄地点选在了西关普利门,僻静的胡同取景于南关后营坊等老街巷,工人装卸货物的铁路货场则是在北关车站拍摄。而影片中靳恭绶等四人考取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因拍摄时位于贡院墙根街的省立第一师范旧址已划归省政府大院,只好选择大明湖南岸的第十七中(后改为济南艺术学校)校园作为外景地。这所中学前身系山东教育家鞠思敏等人于民国初年创办的私立正谊中学,当时的校园依然保持着建立之初的样貌,晚清时为山东巡抚阎敬铭所立的阎公祠也保存完好,园内叠石嶙峋,小桥流水,大树成荫,一派静谧。
影片中至少出现过三次济南城墙的镜头。济南府曾有完备的城池,宋徽宗年间开始夯土筑城,至明洪武初年,以砖石重修城垣,替代原有土城。其规模如旧志载:“济南城周围十二里十八丈,高三丈三尺,阔七丈”。城四周设有城门,城门之上有城楼,城四角还设有望楼。清咸丰十年(1860),为防范捻军,紧急在府城以外修筑第二道城池,先是土城,五年后用石砌,人称圩子墙。
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后,府城东、南、西城门及城楼,均被日军炮火摧毁。1931年韩复榘主政山东时,因无力修复城楼,索性将三座城楼全部拆除,城墙之上辟为环城马路,可跑小轿车。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建设新济南,改善城市交通,圩子墙和府城墙被相继拆除后筑路,两道城墙就此作古。
影片故事发生在“五三惨案”之前,那时府城墙及圩子墙还都在,但电影拍摄时城墙已无,电影中巍峨的城墙影像是精心搭建的布景,虽假却乱真,很好地还原了历史场景。
为历史建筑留存珍贵影像资料
影片中济南街景数次出现,既有车水马龙的街道,又有幽深僻静的胡同,还有打把式卖艺的闹市,其中不乏具有时代风貌的代表性建筑。老火车站在影片中的亮相无疑引起了济南人共鸣,勾起了济南人的乡愁。
火车站站前广场
济南老火车站始建于1908年,原为津浦铁路济南站,由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赫尔曼·费舍尔设计,曾经与趵突泉一道成为济南的城市标志。影片中有站内全景、站台特写、站前广场、钟楼特写等至少四五个景别,使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其美。于洋在回忆当年在济南拍戏时说:“我在济南老火车站讲演的虚化出场,就一两个有效镜头,也是折腾了大半天。伊琳导演的要求实在严格。”只可惜,在影片拍摄后不足30年,这座精美的车站化为乌有,影片中的老火车站也成为绝版影像。
商埠区纵横交织的经纬道路在影片中也有体现。有场表现当年山东督办张宗昌的骑警马队镇压进步学生的一场戏,便取景于经三路纬七路的第一楼。这座始建于民国初年的两层楼房系南方常见的骑楼,三面临街,宽阔宏伟,沿街门面多达80间,号称商埠第一楼,可能因其为旧时风月场,当地百姓俗称其为“八卦楼”。这部电影的剧本中提到的也是“八卦楼”。影片拍摄七年后,此楼西面和南面拆除,东面一段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拆除。此后建起的商住混合楼之间,有条小路,至今仍名“第一楼”。影片中的第一楼也成为迄今看到的该楼的唯一电影资料。
于洋在回顾这场戏的拍摄过程时说,当时济南找不到马队,摄制组便协调从边防部队临时调来八匹军马,在路上来回跑了好几趟,经导演事先设计和后期剪辑制作,感觉有好几十匹马。摄制组正是以这样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将进步青年与白色恐怖的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还有一个桥段令济南人过目不忘,这便是热闹的集市上,一位手拿瓷碟和竹筷的卖唱女,在一老者的二胡伴奏下深情地唱道:
琴声悠悠唱呀唱济南,
济南风光唱呀唱不完。
大明湖呀千佛山,
七十二泉天下传。
富贵人家游山又玩水,穷人街头受呀受饥寒。唱遍人间苦和愁,手挽琴儿走四方。
此曲原名《歌唱济南好风光》,堪称第一首济南题材的影视歌曲。词曲作者车明,上海人,时为广州乐团专业作曲。为给影片配乐,他来济南体验生活,搜集民歌素材,歌词中尽量融入济南的文化符号。歌曲配唱为山东歌唱家、音乐教育家王音璇,歌声高亢且婉转,将山东地域的音乐韵味与歌词所要表达的内涵完美结合。可能受电影时长所限,影片只选取了原曲第一和第三段。1982年王音璇在中国唱片社录制个人专辑《我的家乡沂蒙山》时将此歌收录其中,歌名改为《琴声悠悠唱济南》,原曲第二段也得以完整呈现:
趵突泉来珍呀珍珠泉,
黑虎泉水清又甜。
家家垂柳随风摆,
满城的美景在眼前。
不仅如此,影片原唱第一段中“济南风光唱不完”,在此改为“济南府的风光唱不完”,加上一个“府”字,历史的岁月感便更加凸显了。
赞 (4)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我要结婚啦的签约作者“facai369”!
希望本篇文章《一部老电影中的济南府旧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我要结婚啦]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1977年春,故事影片《大浪淘沙》在全国热映。当时我还在读高一,与同学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