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者[facai369]投稿,不代表我要结婚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jiehunla.com/kepu/202412-13694.html
2022年06月|期刊目录
20世纪70年代,艺术与文献馆前身——院资料馆报刊部,即开始致力于编发剪报和专题期刊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深入揭示馆藏,及时传递科研情报信息。所编发的报刊目录曾以专题论文索引的形式在《戏曲研究》上定期刊发,获得艺术界的肯定与好评,收集整理的目录后来也成为《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的重要基础资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报刊索引数据库日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在此背景下,艺术与文献馆重拾资源的二次文献编辑整理工作,以院属期刊为基础,陆续编发我院出版期刊目录,希望通过我们的汇集整理,全面准确地反映我院期刊出版成果,满足我院科研教学的信息情报需求。
本期汇编收录我院各刊2022年06月出版的论文目录,共计10种10期。
1
文艺研究
第06期(月刊)
本期辑要
本期共设六个栏目,分别是理论专题、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综合艺术、造型艺术和书与批评。理论专题包括三篇艺术理论相关的文章,分别研究图像的隐喻、布尔迪厄的摄影理论和当代法国理论关于先锋派的潜在对话。古代文学栏目包括两篇词学研究,分别对明清之际的词统建构和民国词话的传统、新变做了系统的梳理和解读。现代文学栏目的文章深入解读了神话主义小说在中国现当代的流变。综合艺术栏目的两篇文章以电影为主题,一篇从“客体小a”概念入手反思齐泽克的电影批评理论,一篇探讨大众文化尤其是电影中“中年”书写的多种方式。造型艺术栏目包括两篇现代美术研究,分别讨论唐一禾对鲁本斯寓言画的创造性借鉴和刘岘插图中体现的多元的“木刻民族形式”。书与批评栏目就《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展开了讨论。
005 图像隐喻及其运作
牛宏宝
023 从实践到理论:论摄影对布尔迪厄“习性”认识论的奠基作用
刘晖
037 当代法国理论关于先锋派艺术的潜在对话
吴娱玉
052 明清之际的词统建构及其词学意义
沈松勤
065 民国词话的传统与新变
孙克强
077 继天立极的暮歌:中国神话主义小说的现当代流变
谭佳
092 麦格芬、移情机制与推拉镜头——客体小a 及齐泽克电影批评反思
陈林侠
105 消费主义的隐秘内核——论大众文化场域中的“中年”书写
高翔
116 女神的桂冠:唐一禾、鲁本斯与胜利寓言
盛葳
134 刘岘插图《百花齐放》与“木刻民族形式”的争鸣
艾姝
书与批评
152 何种“想象”,怎样“共同体”?——重估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赵稀方
图版
封面 陈坚 韵 纸本水彩 148×280cm 2022
封二 李继飞 杨荫浏 雕塑(青铜) 164×94×131cm 2020
封三 插图
封四、161-184 美术作品
点击查看原文
2
美术观察
第06期(月刊)
本期辑要
本期【观察家】栏目策划了“中国边疆地区非遗现状调研”选题。该选题选取东北、内蒙古、西藏、云南四个边疆地区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主要调研对象,以期从四个点、四类项目勾勒出我国边疆地区丰富多彩的非遗面貌。【美术学】栏目推出付阳华、潘莹的《从“汉宫乞巧”到“耕织垂范”——清代宫廷绘画对七夕图式的延续与重建》、鲁颖的《乾隆朝宫廷收藏的再创作、再装帧与流传聚散考——以四件手卷为例》、苍铭的《清代南方民族风俗画中“牛耕图”解析》三篇史学文章。“学人档案”栏目介绍英国美术史学者乔迅。【国际视野】栏目刊发聂皓雪的《后民族主义、陌生化与时空观念的同构:对杜尚艺术理念的一种阐释角度》、宋寒儿的《以崇高之名——巴奈特·纽曼艺术的视觉体验与形式转向》、唐静菡的《中外“公共艺术”的起源、发展类型比较研究》。【美术家】栏目推介叶恭绰、曾成钢、吴元新三位艺术家。
卷首语
观察家
ART OBSERVER
主持人:缑梦媛
◾热点述评
中国边疆地区非遗现状调研
◽观点
005 胸怀“国之大者”,加快新时代边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伐
郝庆军
008 东北边疆地区非遗现状调研——以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传统技艺为例
赵佳琪
014 内蒙古边疆地区非遗现状调研——从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化发展说起
刘兴安
019 西藏边疆地区非遗现状调研——以服饰类项目为例
陈果、刘琦
024 云南边疆地区非遗现状调研——以滇南陶瓷烧造类项目为例
陈剑
◾锐评
029 微型展览:让文物活起来的新理念和新尝试
胡媛媛
◾前沿报道
◽艺事综述
031 历史去蔽过程中的创造性工作——记“从呼捷玛斯到未来图景:苏俄设计”展览
张春艳
033 山西博物院“晋魂”基本陈列展述评
王鑫
035 艺苑奇葩 庄严万象:感知水陆画艺术
兰维
037 在图像关系中理解黑泽明——“画家黑泽明”的展览动机与策略
王晓松
038 艺汇
美术学
FINE ART RESEARCH
主持人:徐翎、李方红
◾史学
039 从“汉宫乞巧”到“耕织垂范”——清代宫廷绘画对七夕图式的延续与重建
付阳华、潘莹
046 乾隆朝宫廷收藏的再创作、再装帧与流传聚散考——以四件手卷为例
鲁颖
053 清代南方民族风俗画中“牛耕图”解析
苍铭
◾学人档案
057 乔迅教授的明清艺术史研究述略
张卉
◾学院文萃
062 汉代玉印字形研究略谈
辛旭龙、李大旺
063 “枵腹临池”之辨——萧愻鬻画润格考证及市场地位分析
陈晨
065 从《四羊图》看陈居中绘画语言的建构
赵雪、刘瑶
066 髡残早期的绘画风格与观念来源——以《探奇索险图》为例
刘春雨
068 藏族陶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实现路径研究
刘遹菡、胡桉澍
069 设计的教育,教育的设计——关于当下设计教育的审思
吴聪
071 盛唐敦煌壁画中的山石“皴法”研究
彭汉宗、金丹
072 美术摄影的多元展开及其视觉现代性
樊航利、郑家伦
074 清代黄钺“师古”画学观略论
李秋喜
075 水墨历史画的现实意义与发展
范墨
国际视野
INTERNATIONAL VIEWS
主持人:王红媛
◾国际论坛
077 后民族主义、陌生化与时空观念的同构:对杜尚艺术理念的一种阐释角度
聂皓雪
084 以崇高之名——巴奈特·纽曼艺术的视觉体验与形式转向
宋寒儿
089 中外“公共艺术”的起源、发展类型比较研究
唐静菡
美术家
ARTISTS
主持人:阴澍雨、张译丹
◾时代人物
095 衣被天下谁识恩——吴洪亮谈叶恭绰的艺术人生
姜宝昌
◾本期名家
101 从“自然意识”到“五要素”理论——曾成钢公共雕塑观念的跃迁
闫坤
104 传承·转化·创造——我的雕塑之道
曾成钢
◾案边点滴
108 守护蓝白之美——吴元新谈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徐飞、阴澍雨
◾品评
114 眼、手、心的结合——张彦的绘画艺术
吴锦江
116 在追寻中超越自我——谈柳竞的绘画创作
黄波、侯新建
118 “心画”——浅谈刘金贵作品的工写逸趣
丁阳
120 生命礼赞——柯兴发绘画观感
冯建章、丁金芳
122 灿若星辰——李书成油画赏析
朱铿桦
124 矛盾的现实与超越性的艺术——肖丰的摄影绘画
肖般若
126 个体的真实——徐文涛作品赏析
于轶文
128 静史无言——评于静波油画创作
万丽芳
130 随物以宛转 与心而徘徊——耿翊绘画的“雅玩”之态
孙刚、王至强
132 湖光摇曳 灵气弥真——读查赛木刻版画中的“真味”
张静
◾心路
134 从生活中走来——以《秋原》为例谈中国人物画创作
吕进成
136 诗性的自我表达:园林山水创作体会
吴昌蒲
138 自在飞花轻似梦——我的花鸟画创作漫谈
王亚平
140 当代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图像建构
张曙光
142 眼与心的交流——油画风景写生中的空间诗学
杨冬
144 特定环境下的油画创作——石板岩村写生
毛思潮
146 在画布上成长——对个体化绘画的探索
李佳睿
148 为拨浮云遮望眼——“网”系列作品创作自述
罗实
150 印痕之美——略谈丝网版画创作
程亚鹏
152 艺术语言的创造性——以“浮生”系列插画创作为例
黄之芯
154 诗与远方——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创意丝巾设计
张晗
156 形色互动——红色文化创意设计探究
王楠
◾展厅
158 于晓君作品
159 肖玺作品
点击查看原文3
中国摄影家
第06期(月刊)
本期辑要
本期杂志关注纪实摄影。年度中国摄影家李亚隆拍摄身边的百姓生活,他镜头里的乡村、城市,农民、工人、艺人都充满生活情味,摄影是他的一面镜子,映射出他对真实记录的执著,也映射出人们用力生活的图景。意大利摄影师洛伦佐·波利追寻荒野的景象,在空灵、迷幻的影像中融入他对人与自然及宇宙万物的哲思。青年摄影师陈雨对复杂人物、场景、光线进行虚构创作,在警惕与学习中与以视觉为主导的社会达成动态平衡。当代艺术家王友身通过《报纸系列》《清洗系列》等观念摄影作品,以“从去意义到无意义”与“从图像处理到图像消失”两个维度探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摄影身份。摄影师万磊以诗意的手法拍摄三清山和黄山的树、石、云、雪,创造出一种清空的水墨意境。史论评栏目中,法国学者乐-希望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驻留拍摄中国的法国领事摄影师方苏雅的研究,呈现出方苏雅在中国的工作和拍摄细节;中国学者袁柳关于摄影与电影叙事方式异同的讨论,带来对现实与虚构世界的深刻思考。
卷首语
001 如何拍好传统纪实摄影?
阳丽君(文)
年度中国摄影家
008 摄影是我的一面镜子——访摄影家李亚隆
李亚隆(摄影)
黄一璜(嘉宾)
阳丽君(采访)
世界窗
028 我即自然——访意大利景观摄影师洛伦佐·波利
[意]洛伦佐·波利(摄影)
高玉洁(采访、翻译)
青年十问
036 艺术创作是提出问题——访青年摄影师陈雨
陈雨(作者)
樊航利(采访)
静观
042 当代艺术实践中的摄影身份——访艺术家王友身
王友身(作者)
李镇、樊航利(采访)
050 山河雪月
万磊(摄影)
王秋声(文)
056 真实与幻象——数字红外黑白摄影
张建生(文并摄影)
060 此处是故乡
张国林(摄影)
袁洁(文)
064 米脂古城
赵鹏飞(摄影)
艾绍强(文)
史·论·评
068 结缘方苏雅——一个不墨守成规的摄影师
[法]乐-希望(撰文、图片提供)
方苏雅(摄影)
074 在摄影与电影中看见叙事
袁柳(文)
国家文化公园
080 探求文以化成之旅——黄河文化考察随笔(四)
彭志(文)
仵晓中(摄影)
公元纪事
086 我与公元牌胶卷
李百军(文并摄影)
乡愁湘韵
090 美丽世界——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优秀作品选
艺苑
094 自然之爱
张甬江(文并摄影)
点击查看原文
4
炎黄春秋
第06期(月刊)
本期辑要
《炎黄春秋》2022年第6期重点推介《一片赤诚向祖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家的归国之路》一文。新中国成立不久,周恩来便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向海外留学生喊话,郑重邀请他们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以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为代表的 一批海外知识分子,面对多重选择,最终满怀赤子之情,冲破层层阻力,义无反顾地投入祖国的怀抱。在1950年代、1955年代先后形成两次归国热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证明了科学无疆界, 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情怀。此外,《100多条扁担挑起的国家银行》《哈里森·福尔曼和他的<红色中国报道>》《曾希圣:从情报专家到农村改革先驱》等文章,内容详实生动,均颇可一读。
求实篇
004 一片赤诚向祖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家的归国之路
席未
008 为党和国家修史,为人民和时代立传——胡乔木与党史、新中国史的编研事业
丁晓平
013 543万支前民工运动——淮海战役的制胜法宝
张猛
018 为一举击落7架敌机提供精准情报的侦察站
李贤宝
征战记
020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创造的“零伤亡”
陈辉
024 歼灭“老牌叛将”郝鹏举
韩继云
027 惊心动魄的洮州旧城保卫战
梁仲靖
春秋笔
031 1944年外国记者西北行背后的“角力”
李习文
035 “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俘的历史记事
周平
人物志
040 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的十年西游
王明智
044 曾希圣:从情报专家到农村改革先驱
常伟
048 万人追仰惠泽深——爱国侨领庄世平的奋进人生
廖琪
隐蔽战
051 李白烈士的两位老师
秦正
055 中共北平党组织从“地下”走到“地上”的历史步骤
王美芝
鏖战录
059 土地革命时期的经济反“围剿”斗争
060 中国红色政权的第一笔税收
李胜良
064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金融战
张安昊
068 100多条扁担挑起的国家银行
曹春荣
往事录
072 宋庆龄与“三毛”的故事
朱少伟
076 北平和平解放后的电影事业
朱彦、闫树军
080 3005次军火列车的生死运输线
石耘
铜镜台
084 列强闯入川江纪实
杨耀健
087 鸦片战争末期的“扬子江战役”
经盛鸿
艺海花
090 管桦和他的《小英雄雨来》
慕津锋
093 哈里森·福尔曼和他的《红色中国报道》
李金明、李雅笛
点击查看原文
5
中华英才
第11-12期(半月刊)
本期辑要
本期《红色记忆》栏目重点推出了纪念谭政同志诞辰116周年专栏文章。
在共和国授衔的大将中,谭政是唯一的政工大将,是我军从事政治工作资历最深、时间最久的一位,也是少有的没有领兵打仗,但却获得了“大将”军衔的人。
谭政是毛泽东第一个秘书,两人1927年秋收起义后便一同奔赴井冈山,自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和亲密交往。回看我军政治工作史,有两个经典文件不得不提, 一是《古田会议决议》,它是我军政治建军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我军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个文件便是谭政协助毛泽东起草的;二是1944 年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也被称为《谭政报告》,它被誉为“建军里程碑”,影响了全军几十年,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我军的政治工作做出巨大贡献。
谭政一生坦正。也正是谭政的这种性格,使得他后半生历经坎坷。1960年10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谭政受到错误批判,受到撤职、降级处分。1980年,谭政被平反。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追悼会上的一副挽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他的一生:
毕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绩在三军
终身遵循立党为公坦坦荡荡守正不阿高尚风格启千秋
本期封面
2022年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导读图片
2022年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国事经纬
008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01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军民融合
048 习近平签署中央军委2022年1号命令 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
特别策划
封二 深圳市润东红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002 冠美口腔 放心齿科连锁品牌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高层访谈
012 辛国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稳住工业增长
专题报道
013 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山西平遥举办
014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武汉举办
026 《湿地保护法》实施
028 我国科学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029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032 江苏省妇女联合会、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推出“我助妇儿康·爱在六一”公益系列活动
033 中国蜜蜂产业国际论坛视频会议在京举行
034 喜迎二十大·常州市武进区第七届梦之蓝杯 “同心助残 与爱同行”慈善义卖活动胜利闭幕
046 中国科协召开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
047 江苏皓月:中国涂料业的凤凰
059 吕天宝:打造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开创循环经济新天地
064 国研科技,做生命健康事业的护航使者
066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山西省举行2022六五环境日山西主场活动
068 抖医云播:创新引领行业持续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
080 爱在大山深处
087 王庆新长篇小说《金石为开》的天时地利人和
096 超薄型精细彩色显示墙幕“玻显投影”
红色记忆
016 谭政:谈军论证的一生
时代楷模
018 钱海军:将目光和温暖送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大师的背影
020 大医“忠诚”
022 天皇门风接石头
中国精神
024 韩吉芬:以爱养心创奇迹 以德育人塑灵魂
东方法学名家
030 彭诚信:严谨治学育英才
专家视点
036 健康中国战略的历史视角与现实意义
044 黄花梨之瑞兽雕刻
063 用碳中和专利技术助力提升中国经济
078 遵循类型规矩 绘就职教方圆
国民健康
038 高恩峰:筑梦百年企业 品质为先树征程
非遗文化
042 初心不忘臻于至善 匠人精神传承传统技艺
书画名家
050 “东北虎”胡晋和他的画虎艺术
065 著名牡丹画家——李幼华
084 刘红梅艺术作品鉴赏
科技英才
056 致力于打造成中国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领军者
060 弘扬科学创新精神 谱写我国真空电子技术新篇章
书画天地
072 何荣庆:让生活升华为艺术
073 记著名书画家杨雍
074 造化入画 画夺造化
075 陈维广书法作品鉴赏
076 刘广才的书画生活
077 王军召书法作品赏析
百年人物像赞
070 袁雪芬:清白如雪 馨艺芳芬
071 石鲁:延河饮马足英雄 转战高原陕北红
央企荣耀
088 “吉祥鸟”AC313A大型民用直升机首飞成功
简讯
089 严正声明
089 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表彰工作启动
089 《袁隆平与兴安大米》书写农业科技发展变迁
089 纪实文学《国家至上》作品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视界
092 藉器传文 丝路丹青
6
红楼梦学刊
第03期(双月刊)
本期辑要
本期学刊主要围绕《红楼梦》的创作和文本内涵进行组稿:《红楼梦》中,曹雪芹在以自供状的方式,展示贵族中国家族由繁华到衰落崩毁(杨义《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以“冷笑”笼罩众人,写世态,点情境(卜键《冷笑的资格》)。关于人物结局有王彬《简析秦可卿丧仪中的礼仪、活动与开销》、刘雪莲《“秦可卿之死”的叙事伦理透视》、朱锐泉《〈红楼梦〉人物结局问题的学术史梳理与检讨》。其生命主题与艺术成就(杨海波《〈红楼梦〉的生命主题与百科全书式叙事》)的取得,与魏晋文学如阮籍(杨婕《论〈红楼梦〉对阮籍多向度的汲取》)、清初小说创作风尚不无关系(薛海燕等《〈红楼梦〉与清初“拟晋唐”小说》),也与世界文化交流有关(张向晨《温都里纳问题研究》)。其影响深远体现在古代小说创作(张小芳《“故智”或“薪传”:论〈红楼梦〉影响史中的〈青灯泪〉》)与现当代文坛(李灿《施蛰存与“红楼梦研究”批判》、王丽华《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小议》、赵小丽《宗璞与〈红楼梦〉》、荣国庆《话剧〈郁雷〉与《〈红楼梦〉诠释的新视角》),当代仍生机无限,尤其体现在网络文学与影视文学中(张春梅《经典〈红楼梦〉的同人新创与当代书写》、牛雪莹《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小戏骨红楼梦〉)。其文辞与关联时事,至今人们探赜不已(刘文远《曹寅力救陈鹏年考》、陈伟文《毛奇龄〈曹伯母寿〉考辨》、杨琳《红楼梦》“洋线番羓丝的鹤氅”解证)。
001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
杨义
027 冷笑的资格——《红楼梦》人物的表情书写(一)
卜键
047 温都里纳问题研究
张向晨
076 论《红楼梦》对阮籍多向度的汲取
杨婕
089 《红楼梦》与清初 “拟晋唐”小说
薛海燕、袁梦、张婷婷
105 《红楼梦》的生命主题与百科全书式叙事
杨海波
123 简析秦可卿丧仪中的礼仪、活动与开销
王彬
139 “秦可卿之死”的叙事伦理透视
刘雪莲
160 学术史视野中《红楼梦》人物结局问题的内涵与意义
朱锐泉
183 “故智”或“薪传”论:《红楼梦》影响史中的《青灯泪》
张小芳
《红楼梦》与现当代文坛
200 施蛰存与“红楼梦研究”批判
李灿、刘军
210 张天翼《贾宝玉的出家》小议
王丽华
229 宗璞与《红楼梦》
赵小丽
245 话剧《郁雷》与《红楼梦》诠释的新视角——兼论四十年代《红楼梦》话剧与评论
荣国庆
261 经典《红楼梦》的同人新创与当代书写
张春梅、王宁
284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小戏骨红楼梦》
牛雪莹、高灵毓
299 曹寅力救陈鹏年考
刘文远
314 毛奇龄《曹伯母寿》考辨
陈伟文
328 《红楼梦》“洋线番羓丝的鹤氅”解证
杨琳
339 致敬“红楼印痴王少石”
吕启祥
342 新中学者解读《红楼梦》系列讲座开讲 暨新加坡红学会成立
子卉
红学书窗
228 石昌渝《中国小说发展史》
惠风
点击查看原文
7
传记文学
第06期(月刊)
本期辑要
“茅奖”是目前最专业、较公正的行业大奖。这不仅因为每一届都有其严格的筛选程序、规章和监督机制,更因为由国内最具专业素质的文学评论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在审读和评判的过程中,能从文学本体出发最大程度地达成共识。尽管每一届评奖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也评出过几部争议性比较大的作品,但无可否认的是,每一部入围作品都有其不可忽视的获奖理由和应有的历史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长篇小说最终能入选“茅奖”,基本都是评委们集体作业、多方博弈、求同存异的结果。评委是“茅奖”评选过程的亲历者、见证者,为给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总结四十年来“茅奖”评选发展得失,《传记文学》2022年第6期特别策划“茅盾文学奖四十年:与时代同行,为文学标高”封面专题,邀请曾镇南、朱向前、张志忠、郭宝亮、王春林、叶立文共6位“茅奖”评委,通过口述或访谈形式集中讲述各自参加评奖的经历以及对“茅奖”的评价与建议。
封面专题·茅盾文学奖四十年:与时代同行,为文学标高
008 茅盾文学奖四十年发展简述
任相梅
015 时间是最公正的评论家——我所看见和亲历过的“茅奖”
曾镇南(口述)
张元珂(采访、整理)
028 我所亲历的茅盾文学奖
朱向前(受访者)
陈华积(采访者)
043 西山林翠 “茅奖”书香——关于“茅奖”的回忆
张志忠(口述)
夏蒙汶(采访、整理)
052 一次文学的见证——我对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一些思考
郭宝亮(口述)
麦冬(采访、整理)
065 我的两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经历
王春林(口述)
张琦(采访、整理)
075 “茅奖”杂忆
叶立文(口述)
鲁沂雪(采访、整理)
纪念“人民艺术家”秦怡专题
084 光影百年 岁月如歌——缅怀秦怡
张彩虹
097 “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追念秦怡的艺术人生
孙萌
学人自传
108 为感恩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袁洪权
怀人忆旧
130 他曾在我们生命的途中——记忆中的屠岸先生
岳洪治
传记连载
141 柳宗元的永州十年(三)
林加妹
传记研究
154 作为生平叙事方法的年谱——漫谈《鲁迅年谱》的编撰
黄艳芬
封二 传记书坊
封三 征稿启事
封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8
艺术评论
第06期(月刊)
本期辑要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周年之际,《艺术评论》2022年第6期推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专刊。这是文化和旅游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专刊共分为纪念、访谈、理论、创作4个部分。纪念部分刊载了14位专家、艺术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精彩发言,展示了当代文艺工作者在两个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开展艺术创作、艺术研究的成绩与经验。访谈部分约请王朝闻、张庚、向隅、彦涵、刘炽5位前辈艺术家、学者的后人或学生进行访谈,翔实生动地回溯了《讲话》精神对于他们创作、研究的深刻影响,并探讨了他们艺术道路和经历的启示意义。理论部分特别邀约对相关领域研究精深的学者,围绕两个重要讲话开展主题研究。张永清、党圣元、谭好哲、金永兵、宋伟等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法论、历史经验、理论源流等宏观层面,深入揭示和阐发了《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历史意义。石一冰、郝斌、李有军等聚焦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类型和具体文艺家的艺术实践,进一步思考和挖掘《讲话》的实践品格与时代价值。创作部分集中展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历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主题创作中涌现的优秀作品。
本期专刊相关栏目的设置、稿件组织、编写及审定工作由《艺术评论》编辑部联合《文艺研究》杂志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院创作管理处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并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及院属艺术创作机构、艺术与文献馆的大力支持。
纪念
009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书写中国文艺新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
012 《讲话》精神,永放光芒
韩子勇
015 扎根沃土 心系民间
田青
017 赓续延安红色血脉,践行艺术为民使命
田沁鑫
021 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感受
杨飞云
024 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
董学文
026 只此青绿,春光无限
景小勇
031 铸魂鉴史 为民族代言
吴为山
034 挖掘壁画传统 激发创新活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何家英
038 《红色娘子军》开创的中国芭蕾范式
冯英
042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弘扬中国民乐
赵聪
046 《讲话》与革命文艺的使命
祝东力
048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骆芃芃
051 编剧创作必须面向人民、扎根人民才能无愧于时代
余飞
054 以扎实的科研工作推动当代文艺发展
鲁太光
(文稿据发言整理,以发言先后为序)
访谈
057 王朝闻:一生践行和传播《讲话》精神的美学大家——邓福星先生访谈
邓福星、王成国
070 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哺育下:张庚的艺术活动与实践——王安葵先生访谈
王安葵、谢雍君
081 向隅:“第一个来到延安的专业音乐家”——向延生先生访谈
向延生、艺工
092 时代、思想与彦涵革命艺术人生——访彦东先生
彦东、郝民、于溟跃
104 刘炽:从“延河两岸”到“一条大河”——刘欣欣先生访谈
刘欣欣、崔柯
理论
118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张永清
126 电影《柳青》内蕴的三个精神向度
党圣元
13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方法论意义
谭好哲
142 永远的“大众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历史经验管窥
金永兵
160 真理与方法: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例
宋伟、孙汉阳
175 《讲话》与抗日民主根据地音乐创作“大众化”的转变
石一冰
184 “向人民群众学习”:从古元的艺术实践看《讲话》对延安时期美术的影响
郝斌、刘晓杰
195 以人民为中心:《讲话》指引下的延安戏曲创作及其启示
李有军
创作
208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题创作作品展示
创作者名录(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菽一、王盛贞、尹海龙、叶紫、冯宝麟、曲学朋、吕十锁、任清、庄道静、刘少宁、刘松、刘波、刘皓璐、刘新华、刘瑶、刘睿、齐鸣、孙文刚、孙龙本、李丹、李玉旺 、李传真、李朋帮、李继飞、李皓、杨飞云、吴为山、吴成伟、吴昊、何家英、何梦琼、张见、张存玫、张晓东、张爱玲、张冕、陈孟昕、林维、郅敏、周涛、郑光旭、孟 丽、赵建成、洪方舟、骆芃芃、徐青峰、徐晓东、徐福山、 殷玉刚、黑明、蔡奎、管海龙
点击查看原文
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03期(双月刊)
本期辑要
本期包括“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栏目。“文化遗产研究”栏目推出王福州《非遗的“本体特征”述要》、蔡少燕《身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批判性遗产研究范式的思考》、王海飞《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等文章,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特征、研究理论、形态研究等。“保护理论与实践”围绕史诗、阿凡提故事、戏曲、节日习俗、体育游艺、竹编以及传统手工艺等非遗项目展开讨论。“专题研究”栏目开设“非遗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栏,推出于冰《英国哈德良长城的全面开放及其治理体系保障》、程霏等《中国明代蓟州镇长城与英国哈德良长城的景观体验比较》等文章。“文化传播与交流”栏目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策略与标准研究,并推介了《中国民俗剪纸史》一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
文化遗产研究
006 非遗“本体特征”述要
王福州
015 身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批判性遗产研究范式的思考
蔡少燕
022 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
王海飞
保护理论与实践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
032 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区域性文学现象——以南传佛教文化带中的民族文学为例
屈永仙
041 阿凡提故事的多元文化考释
陈强
◾传统表演艺术
048 非遗语境下的戏曲传承
傅谨
◾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
057 传统节日习俗中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
孟令法
◾传统体育和游艺
070 传统体育与游艺的特点及传承研究:基于黑龙江流域民族的考察
于学斌
◾传统手工艺
078 手工艺伦理的本质与范畴
朱怡芳
088 赤水竹编工艺文化中的“比德”观
刁秋宇
专题研究
094 英国哈德良长城的全面开放及其治理体系保障
于冰
107 中国明代蓟州镇长城与英国哈德良长城的景观体验比较
程霏、田林、肖东
[美]罗伯·柯林斯
文化传播与交流
◾保护工程推介
1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策略与标准研究
刘向红
◾著述推介
124 探寻剪纸文化本源:谈《中国民俗剪纸史》
贺宝贵
点击查看原文
10
戏曲研究
第121辑(季刊)
本期辑要
本辑设置有八个栏目,分别为“2021年度《戏曲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名单”“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专题”“戏曲史研究”“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湖北卷、上海卷)专题”“深度访谈”“戏曲文学”“宫廷戏曲”“现当代戏曲”。“2021年度《戏曲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名单”对遴选出的上一年度发表的优秀学术论文予以公布。“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专题”中《梅兰芳评传》一文对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个人生平、艺术经历进行回顾梳理,对其艺术理念、艺术成就进行了总结与评介。“戏曲史研究”栏目对中国戏曲史上昆曲的形成与革新、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金“院本”之名称、清代《翼宿神祠碑记》及其反映的戏神信仰、水傀儡的表演形态等问题进行了考证研究。“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湖北卷、上海卷)专题”集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戏曲的发展概况、理论研究、艺术形态、文化政策及上海滑稽戏与海派艺术进行了述评与总结。“深度访谈”栏目对青年昆曲编剧王悦阳进行访谈,讨论了当代昆曲的创作与传播问题。“戏曲文学”栏目分别以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戏曲中的“江流儿”题材与“雷殛”结局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心理、文化语境等问题。“宫廷戏曲”栏目对南府原址、雍正朝《活计档》及清宫大戏《铁旗阵》的改编进行了考述,推进了对宫廷戏曲的研究与深入。“现当代戏曲”栏目包括了对冯叔鸾戏剧观念、富连成创演戏曲三种、习志淦新编历史剧丑角艺术的研究,展现出了作者对现代戏曲研究的丰富思考。
2021年度《戏曲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名单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专题
001 梅兰芳评传
谢雍君
戏曲史研究
044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顾聆森
059 一部承前启后的剧本——吐火罗文A《弥勒会见记戏剧》的意义
毛小雨
074 金“院本”名称考
张福海
091 乾隆《翼宿神祠碑记》与戏神信仰的正名
刘薇
108 水傀儡考论
陈佳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湖北卷、上海卷)专题
126 激荡·整合·创新:“戏改”政策下“十七年”湖北戏曲的发展
孙向锋
141 新时期湖北戏曲理论研究述评(1977-2000)
陈建华
157 新时期湖北戏曲艺术形态的新变
黄蓓
174 新世纪文化政策对湖北戏曲的影响
丁芳
187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楼培琪
深度访谈
203 老戏新演,新中有根——访青年昆曲编剧王悦阳
王悦阳、殷娇
戏曲文学
219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朱恒夫
233 江流儿故事类型与民间“报冤”心态
慈华
252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张华宇
宫廷戏曲
267 南府原址新考
王岩
288 雍朝戏事——从《活计档》看雍正帝与宫廷戏曲的发展
陶晓姗
304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徐瑞
现当代戏曲
325 现代视野下的文化自觉——论冯叔鸾的戏剧观念
李菁
341 论富连成创演的三部新戏
王伟
356 理趣与诙谐的有机融合——习志淦新编历史剧丑角艺术探微
崔淑晓
370 《戏曲研究》稿约
373 《戏曲研究》2022年度约稿专题
点击查看原文
往期回顾
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目录汇编 202203期
(总第27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目录汇编 202204期
(总第28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目录汇编 202205期
(总第29期)
邮箱 | cnaalib@163.com
赞 (4)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我要结婚啦的签约作者“facai369”!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目录汇编202206期(总第30期)》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我要结婚啦]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2022年06月|期刊目录 20世纪70年代,艺术与文献馆前身——院资料馆报刊部,即开始致力于编发剪报和专题期刊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深入揭示馆藏,及时传递科研情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