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者[facai369]投稿,不代表我要结婚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jiehunla.com/kepu/202412-12471.html
摘韭菜、擀皮、切菜、拌餡、烙餅……7月30日早上七點半,沈陽市和平區南市場街道和平新村社區“媽媽廚房”當值的“媽媽”們戴上廚師帽,系上圍裙,在后廚裡忙得熱火朝天。
“媽媽廚房”當值志願者正在做面食。和平新村社區供圖
“今天是周二,食堂做餡餅,我和老伴都好這一口兒。特意早出門了一會兒,就怕買不著。”家住太平裡小區的劉阿姨提前半小時就來排隊了,一直和旁邊的鄰居夸獎“媽媽”們的手藝。中午11點30分,熱氣騰騰的韭菜盒子出鍋了,轉眼間就被一掃而空。
這種火爆場面是和平新村社區食堂——“媽媽廚房”每天的常態。自2023年4月19日營業以來,“媽媽廚房”已經運行了15個多月。“我們的初衷是想將社區食堂打造得像家裡的廚房一樣,讓居民品嘗到和家一樣的味道。”和平區南市場街道黨工委書記呂陽告訴記者,“由於先期來這裡工作的志願者大多是退了休的媽媽們,所以‘媽媽廚房’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緣起——“做飯這事,咱拿手啊”
在“媽媽廚房”的牆上貼著一張“生日照”。那是今年4月19日,和平區南市場街道和平新村社區 “媽媽廚房”一周歲“生日宴”的熱鬧景象。
“媽媽廚房”一周歲“生日宴”。和平新村社區供圖
“我們社區居民有一萬多人次享受到了來自‘媽媽廚房’的美味,其中,60余名困難群體和高齡老人獲得了免費餐……”和平新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明偉介紹,和平新村社區是典型的老舊社區,26個樓院的平均房齡超過30年,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達到居民總數的22%。該社區或獨居、或空巢、或殘疾、或高齡的居民有67位。
“讓居民們就近用餐,這是個大問題!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志願者上門提供服務、社區工作人員一對一幫扶等等,大多隻能管得了一時,對於一些有困難的居民來說,一日三餐仍然是最大的難題。”在和平新區社區工作近20年的張明偉回憶,和平新村也效仿過其他社區,引進第三方專業廚師和服務團隊,可由於利潤太少,第三方團隊運營不下去。換一個要價不高的團隊,又保証不了飯菜質量,久而久之,訂餐的人越來越少。
“媽媽廚房”部分志願者代表。和平新村社區供圖
“社區裡的事不算大,但是想辦好,也要靠改革。”
怎麼改?張明偉帶領社區黨委組織了好幾次協商議事會,請社區居民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咱們社區年頭長,街坊鄰居關系都好,熱心志願者也多,人多力量大。既然不能靠外力,咱們就自己干。”在協商議事會上,社區居民王永偉的建議讓大家眼前一亮。說干就干!“社區招募有時間、有廚藝、有愛心的阿姨、大嬸組建‘大廚’志願者啦!”通知剛一發出,熱心腸的宋建平大姐就坐不住了。“別的不行,做飯這事,咱拿手啊!自己的食堂自己辦!”62歲的宋大姐成了社區裡第一個報名的志願者。
“包餃子誰也包不過我。”“我烙的餡餅賊好吃。”平時就好張羅事的宋大姐樓上樓下一攛掇,好幾個老姐妹都報了名。就這樣,在街道黨工委的組織下,“和平新村小區媽媽團”“振玉裡小區媽媽團”“迎賓小區媽媽團”“合居小區媽媽團”四個“媽媽廚房”志願服務隊很快組建了起來。
壯大——“爸爸們”也坐不住了
回想起去年“媽媽廚房”第一次營業,做了整整20斤面粉的大包子,很快被搶購一空的場景,志願者韓秀琴臉上滿是笑容。
“當天中午社區食堂的10張桌子,坐滿了吃飯的居民,10元一份4個大包子,還贈送小咸菜和湯。”韓秀琴一頓忙活之后,才發現忘了給自己留午飯。“看著大家滿意,咱這些老姐妹們干勁十足!”
午餐時間社區食堂熱鬧起來。人民網 王斯文攝
“起初,我加入‘媽媽廚房’志願服務隊的這一舉動遭到了女兒和老伴的反對,他們都怕我太辛苦,身體吃不消。”韓秀琴告訴記者,“我今年67歲,做點飯算啥呀!每天和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時間過得特別快。”
居住在七緯路的胡桂鳳和居住在八經街的洪常芝,是社區裡為數不多的90歲高齡老人。自從“媽媽廚房”開辦,她們就是常客,每到11點30分,都會看到兩位老人的身影。
“到了開飯的時間,要是沒看見他們,志願者就會到老人家裡敲敲門、喊一聲。”和平區南市場街道黨工委書記呂陽表示,對於這些老人來說,“媽媽廚房”提供的不僅僅是一頓飯,更是一份牽挂和惦記。
“媽媽廚房”溫暖了居民的胃,走進了居民的心。這一年多,到“媽媽廚房”吃口飯,跟這些大姨們聊兩句已經成了很多社區居民的習慣。
今年春節過后,“媽媽廚房”升級了菜單,每周兩次面食、三次家常炒菜。“社區工作人員每天會在網格微信群內預告第二天的菜單,居民可以根據需要提前訂餐,這樣也避免浪費。”和平新村社區黨委副書記史悅伊格說。
和平新村社區助餐群居民點贊截圖。和平新村社區供圖
“現在鄰居們頭天晚上看見菜單就開始點贊,一排排的大拇哥嘩嘩往上翻。”提起鄰居們的夸獎,韓秀琴高興得眉飛色舞。在“媽媽廚房”干了一年多,韓秀琴的老伴到現在還納悶,“給我做飯也沒這勁頭啊!?”
看到廚房裡“媽媽們”忙得熱火朝天,社區的一些“爸爸們”也坐不住了,紛紛加入“媽媽廚房”的志願者隊伍。扛煤氣罐、和面、切菜,“爸爸們”也是干得有板有眼。“我老婆一伸手,我就知道她要啥。”老大哥王大舜的表態得到了老伴董艷菊的眼神肯定。
如今,“媽媽廚房”不斷壯大。“現在我們共編成了7個小組,有22個人上崗,還有30多名志願者對應配合7個小組,隨時待命,一旦有需要,隨時可以頂上。”張明偉說。
模式——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這些忙在廚房裡的“媽媽們”不領報酬,但是可以享受食堂的免費午餐。為了讓“媽媽廚房”的模式可持續,凡是在這裡提供志願服務的居民還能享受積分兌換日用品、免費體檢等待遇,讓志願者在傳遞溫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社區的關懷。“更重要的是,這些退休了的‘媽媽們’在這裡找到了不一樣的成就感。”呂陽說。“媽媽廚房”的故事,還吸引了駐街單位、愛心企業向社區提供積分兌換獎品以及慰問品,以獎勵“媽媽廚房”的志願者們。
志願者們正在准備食材。人民網 王斯文攝
在社區“孵化”下,如今4個“媽媽廚房”志願團隊備案成為社會組織,更加專業有序。食材定點採購、食品留樣、餐具消毒等食品安全措施一樣都不少,社區居民都可以監督。“在這兒不僅能吃到可口的家常菜,食材都是新鮮的,我們吃著也放心。”劉女士經常帶孩子到這兒吃飯。
“沒啥事是吃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咱就吃兩頓。”7月末,沈陽遭遇了73年來最強降雨,一些小區出現了內澇。“就在咱們這個食堂裡,大家一起商量怎麼分工搶險排澇,各盡其力。”居民王大舜說。
作為社區治理的一個重要平台,“媽媽廚房”連續舉辦了烹飪比賽、美食品鑒會等,增強了居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鼓勵居民參與食堂的管理和監督,提升了居民對社區事務的參與度和歸屬感。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不僅提高了社區的整體管理水平,也增強了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遠親不如近鄰”,鄰裡互助始終是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完善基層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拓寬基層各類組織和群眾有序參與基層治理渠道。”
在沈陽,在各級基層黨組織的帶領下,和平區搞起了“媽媽廚房”,沈河區組織了專門幫雙職工接孩子放學的“4點半媽媽”,鐵西區有“飯堂賢聊”議事角,大東區有“小板凳”議事會……沈陽市注重調動群眾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積極探尋共建共治、全民參與的社區治理新路徑,這也正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內涵所在。
赞 (4)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我要结婚啦的签约作者“facai369”!
希望本篇文章《家政课的面食沈陽:“媽媽廚房”做出民生大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我要结婚啦]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摘韭菜、擀皮、切菜、拌餡、烙餅……7月30日早上七點半,沈陽市和平區南市場街道和平新村社區“媽媽廚房”當值的“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