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作者[facai369]投稿,不代表我要结婚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jiehunla.com/kepu/202412-10076.html
家庭教育乱象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应对策略昨天下午,一母亲向我咨询,由于不让闺女补课,与丈夫的教育观念不同,发生争吵,矛盾升级后,丈夫当着闺女的面,这一次没有打闺女,就打我,我也不甘示弱,开始了由“文攻”到“武卫”,就“自卫反击”,于是夫妻俩大打出手,现在夫妻在冷战3天多,问我如何打破僵局、解决问题?我告诉她,你们夫妻俩家庭教育,真是“乱弹琴”,可以说“100个和尚乱当家”,这是典型的“家庭教育乱象”!她不解的问我,武老师什么是“家庭教育乱象”?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2020年11月8日,一母亲向我倾诉,武老师,我很纠结、很痛苦、很抑郁,我不知道这样下去怎样教育孩子?我问她:你在教育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她回答:最近总因为孩子的教育与丈夫矛盾重重,闺女7岁了,上2年级,有时候,放学回来,不写作业,就知道玩,我让孩子写完作业在玩耍,丈夫就说,哪有你这样的母亲,放学以后,就知道让孩子给你写作业,你下班以后,继续上班你乐意吗?还当着孩子面怼我,闺女听丈夫这么一说,朝我撇撇嘴,就直接去她爸爸那儿玩耍去了,一会打开电视机看动画片,不知道,在闺女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什么?搞得我给后娘似的,我感觉是丈夫是在定“父女同盟”,以后好操纵我,这是丈夫在孩子面前拆我教育孩子的台的原因;有一次,我教育孩子,丈夫我拆的台,说我的各种各样的不是,有一次,我提醒他,以后在拆我教育孩子台,我就不客气,要反击,谁知道,我话音刚落,又开始攻击我。我问:怎么攻击你?她回答:说我不会说话,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我接着问:你丈夫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有根据吗?她回答道丈夫是这样说她的:你说闺女,一个女孩子,坐没有坐,站没站相,一辈子找不到婆家;吃饭时,还说吃没吃相;闺女,放学喊妈妈,你说,妈妈什么妈,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不是你妈妈,我现在不想给你姓“Z”的说话 。你爱几点睡,反正我就不管你,明天早晨起不来拉倒。有你这样说闺女的吗?你是什么样的妈妈?你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吗?我问:丈夫说你的这些话,你说过没有?她不好意思回答:这些话,说过,一个她在看电视,不在沙发上坐,而是在沙发上蹦蹦跳跳说的;一个是放学以后闺女回家晚说的,因她晚回家是想逃避写作业;一个是每天早晨起床困难说的,因闺女每天的起床非常困难,每次在前天睡觉前,闺女都信誓旦旦地保证第2天准时起床,可是,起床的时候“怒吼”20多分钟,还是磨磨蹭蹭、慢慢腾腾,不督促就是不起床,无数次的迟到、无数次哭闹,就是一个起床困难户,有一次,晚上10点多了,你还不睡觉,闺女说,你让我几点睡觉,我才说那样的话。我不解的问她:你感觉到,你是闺女这些话合适吗?她回答:是因为生闺女气才说的气话,不过,现在的我,通过学习,感觉到不应该那样说闺女。我又问她:你们夫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由于思想不一样,吵过架吗?她一听,我这样问她,就不假思索的说:不但吵过架,还打过架,有好几次还是当着闺女的面打的架,每一次打架,因为闺女的教育问题,我记得,有一次,因闺女写作业字体歪歪扭扭,我一看就生气,就把她的作业给撕了,闺女等到晚上她爸爸回家的时候,就给她爸爸说,她爸爸知道以后,二话不说,就撕我的脸,我争脱以后,随手拿拖把往丈夫背上打,他急忙躲闪,拖把没有打着,他顺势站起来,把拖把夺走,就用拖把打我,让我非常寒心的是,闺女不但,没有阻止她爸爸,竟然说打呀、打呀,打死一个少一个,丈夫一听闺女这话,就没有继续打,我并没有因为他不在打,就停止“战争”,于是,我就到厨房拿一把菜刀,我说,姓“Z”的,今天,你不把我打死,我就把你砍死,丈夫,一听我这话,想不到,他马上服软了,让我原谅他,我就对他说,不要在说原谅不原谅这些废话,原谅有什么用,今天原谅你,明天你还会打我,还要在继续原谅,有意思吗?今天,啥也不说了,我们就离婚,他死活不同意。我问:后来你丈夫尊重你没有,还拆你教育孩子台吗?她说:后来,我们就分居了,就是,在分居的这段时间,我开始反思我的教育孩子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是我的原生家庭从了问题吗?于是,我在网上不停搜索关于“原生家庭教育”父母文章,搜索到您写的《一个90后女孩子,是如何讲述自己原生家庭父母教育?》、《“有毒”的原生家庭“毒素”教育体系,是如何代代“相传”?》系列、《三、新时代母亲:如何终止“有毒”原生家庭“毒素”体系的代代“传染”?》、《第十二章 新时代母亲:如何修正“原生家庭”老母亲错误的教子理念?上中下》系列、《一个80后母亲哭泣之“呐喊”:为啥世上没有“后悔药”? 》、《一个母亲哭泣的忏悔:为何一切都是我的错? 》、《母亲教育学,母亲教育孩子驾驶证方向盘》、《母亲教育学:为何让一位女人挽回了自己失败的婚姻? 》等母亲教育学系列,以后,才取消了分居、离婚这个想法,我非常认可您提出的——夫妻“教育孩子一致性”是“家庭教育孩子基本原则”以及“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观点,可是我不知道我们家庭应该以谁为中心教育孩子?同时,不知道如何让我丈夫与我教育孩子理念的一致性?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我接着还问:你说闺女的那些话,是从哪里学来的?她笑了一下,不好意思说:这些不用学,是我小时候妈妈常常说我的话。最 后,我告诉她,我不是批评你,而是就事论事,你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确存在“致命”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你的原生家庭教育有关,敬一丹不是说跟着妈妈学当妈,就是一个传承,不过,那一天的家庭“战争”没有升级,说明你丈夫,关键时刻非常理智,能够及时止损,是一个靠谱的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很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人间悲剧。她听到这里,补充说:武老师说得对,如果丈夫当时不服软,我脑子一热,二杆子脾气一上来,接下来夫妻“战争”就会升级,流血是不可避免的,那个时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我接着她的说:其实,某方面来说,他有可能是他原生家庭的教育的受害者,要知道,家庭教育孩子不是拔河比赛,非得争个你死我活的吗?作为你们二人都是原生家庭教育的受害者,你们知道了以后应该及时修改原生家庭的错误理念,才是让你闺女健康成长。在谈话结束之际,她问我:武老师,我们都是成年人,现在知道了问题的根源,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避免不良情绪的“复发”?我又问:你说的不良情绪的“复发”,就是修改自己的不良习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其实,不良情绪的反复出现这个很正常,关键是,如何控制,这个你可以按照我给你提供一个 如何解决“夫妻相互拆台”方法试一试,看效果如何?20多天以后,她反馈何解决“夫妻相互拆台”方法效果非常神奇,现在,夫妻二人,基本上不会在出现过去的那种教育孩子的现象了,我们家庭,经过共同协商,我就以丈夫为中心,“主抓”孩子教育,“主治”孩子的不良习惯,我绝对不拆台,全力配合丈夫的工作,共同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诸多乱象,这些乱象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家庭教育乱象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对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揭示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和卓越能力的人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却面临着诸多乱象。
当前,家庭教育乱象普遍存在。一方面,许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培训班上,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之间教育观念不一致的情况较为常见,父母与祖辈之间、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存在分歧,导致孩子在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下无所适从。此外,缺乏有效沟通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家长与孩子之间常常以命令、指责的方式交流,亲子关系紧张。同时,过度溺爱和暴力教育等不良教育方式也时有出现,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些家庭教育乱象不仅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危害。因此,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乱象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家庭教育乱象?
所谓家庭教育乱象,一般指的是在家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合理、不科学、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
家庭教育乱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每一个家庭,表现形式是不相同。
三、家庭教育乱象的表现形式
(一)教育观念方面
1. 过度溺爱: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对孩子无原则地满足一切需求,包办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不让孩子经历任何挫折,导致孩子变得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有些孩子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而家长总是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得孩子认为自己的需求永远应该被优先满足。
2. 过高期望: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才艺等方面寄予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给孩子报大量辅导班、兴趣班,让孩子承受巨大压力,可能引发孩子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过分保护孩子,不让孩子经历任何挫折,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比如,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参加任何有挑战性的活动,担心孩子会受伤或失败,导致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束手无策。
(二)教育方式方面
简单粗暴现象:采用打骂、训斥等方式教育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立,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暴力倾向或自卑、怯懦等性格缺陷。比如一些家长在孩子犯错时,不是耐心教育,而是直接打骂,让孩子产生恐惧和自卑心理。
1.暴力教育
暴力教育确实可以分为肢体暴力和心理暴力两种类型。
(1)肢体暴力
肢体暴力主要是指家长通过对孩子的身体进行攻击来达到教育目的的行为。
表现形式有:打耳光、打屁股、用棍棒抽打等。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一气之下打了孩子一顿;孩子调皮捣蛋弄坏了东西,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限制身体自由,如长时间罚站、捆绑等;过度的体力劳动,比如强迫孩子进行超出其年龄和体力承受范围的劳动。
危害:
A.身体伤害: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疼痛、伤痕,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骨折、内伤等。
B.心理创伤:让孩子产生恐惧、自卑、叛逆等不良情绪。孩子可能会对家长产生畏惧心理,不敢亲近家长,影响亲子关系。长期处于这种恐惧之下,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影响其性格的健康发展。
肢体暴力,不仅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创伤。
(2)心理暴力
心理暴力是指家长通过言语、态度等对孩子的心理进行伤害的教育方式。
表现形式有:辱骂、嘲讽、贬低、恐吓等。例如家长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是个废物”“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出去”等。
危害:
A.自尊心受损: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我价值感降低。
B.心理压力增大:孩子可能会陷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影响其心理健康。长期遭受心理暴力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多疑、孤僻,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影响未来发展:心理暴力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让孩子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和动力,从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心理暴力可能不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明显的身体痕迹,但其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展影响深远,可能导致自尊心低下、社交障碍、抑郁、焦虑等问题。
2. 放任自流现象:对孩子不管不问,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孩子可能会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如沉迷电子产品、行为散漫等。
3.“鸡娃”现象: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不断施加压力,导致孩子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这种现象在一些家庭中表现为“内卷”,即家长之间相互攀比,不断为孩子增加学习任务。
(三)过度关注学业成绩
1. 家长把孩子的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给孩子报大量辅导班,导致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失去童年乐趣。
2. 对孩子的学习过度焦虑,不断给孩子施压,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四)陪伴与沟通方面
1. 缺乏陪伴:家长忙于工作或其他事务,忽视对孩子的陪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也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2. 无效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不畅,要么是家长一味说教,不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要么是双方无法理解彼此,导致矛盾和冲突不断。
(五)品德教育方面
1. 重智轻德: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品德、价值观的培养,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2. 不良示范:家长自身行为不端,如不遵守公德、说谎、暴力等,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榜样,影响孩子的品德养成。
当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时,会给家庭教育带来诸多乱象,对孩子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3. 家庭氛围不和谐,夫妻之间经常争吵,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家庭中夫妻经常吵架,孩子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感到恐惧和不安。
(六)缺乏榜样作用
1. 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例如,要求孩子读书学习,自己却整天看电视、玩手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不公平,降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2. 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说脏话等,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七)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
父母之间、长辈之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各持己见,孩子在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下无所适从。
当着孩子的面争论教育方法,破坏家庭和谐氛围,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
当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时,会给家庭教育带来诸多乱象,对孩子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1.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形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价值观引导。当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时,孩子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遵循哪种价值观。例如,一方父母强调诚实是最重要的品质,而另一方却在某些情况下对孩子的小谎言视而不见,这会让孩子对诚实的价值产生怀疑,难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体系。
2.孩子认知混乱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然而,当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时,孩子会接收到相互矛盾的信息,不知道该遵循哪种标准。例如,一方父母强调要严格遵守时间,而另一方却对孩子的迟到行为不以为然。这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从而导致认知混乱。
3.行为摇摆不定
由于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孩子在行为上也会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他们可能会在一方父母面前表现出一种行为方式,而在另一方父母面前则采取完全不同的做法。这种行为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发展。例如,一方父母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而另一方却总是包办代替,孩子就会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该自己尝试还是依赖父母。
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在行为上无所适从。比如,父亲要求孩子严格遵守时间,而母亲却对孩子的迟到比较宽容。孩子可能会在这种矛盾中不知道该如何把握时间观念,行为变得混乱。他们可能会尝试迎合不同父母的要求,但这种迎合往往是不稳定的,容易出现反复无常的行为。
4.情绪不稳定
父母教育观念的冲突往往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可能引发争吵甚至冷战。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不安和恐惧,情绪变得不稳定。他们可能会担心父母关系的破裂,或者因为不知如何取悦双方而感到焦虑。长期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变得敏感、易怒或抑郁。
5.亲子关系紧张
父母教育观念的不一致还可能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孩子可能会对父母的权威产生质疑,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父母之间也可能因为教育问题而产生矛盾,影响家庭氛围。在这种紧张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可能会逐渐疏远父母,不愿意与他们沟通交流,从而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6.削弱父母的权威
当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时,孩子会对父母的权威产生质疑。他们可能会利用父母之间的矛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在一方父母面前表现得很听话,而在另一方父母面前则任性妄为。这样一来,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被削弱,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为了避免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带来的乱象,父母双方应该加强沟通与协调,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
(八)电子产品依赖
1. 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孩子过度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这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还可能使孩子变得孤僻、内向。
2. 家长自己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给孩子树立了不良榜样。
(九)物质奖励滥用
家长经常用物质奖励来激励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表现,比如考好了就买昂贵的礼物、做完家务就给零花钱等。这可能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物质回报,而不是出于内在的兴趣和责任感。
(十)忽视心理健康
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心理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视而不见。当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和给予帮助,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十一)强制兴趣培养
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行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如钢琴、绘画、舞蹈等。孩子在被迫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不仅不能真正培养兴趣,还可能让孩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
(十二)缺乏规则意识培养
家庭中没有明确的规则和纪律,或者规则不统一、执行不严格。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容易变得任性、散漫,缺乏自律能力。
(十三)不良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冷漠,或者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赌博、酗酒等。这样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
(十四)缺乏挫折教育
家长总是尽力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让孩子在一个过于顺利的环境中成长。当孩子遇到一点挫折时,就不知所措,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心态。
(十五)忽视劳动教育
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孩子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
(十六)忽视阅读习惯培养
家庭中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家长自己也不阅读,不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孩子缺乏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影响其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家庭教育乱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1. 家长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唯有读书高”等,导致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重视学业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例如,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方面都不重要。
2. 家长自身经历投射:有些家长因为自己曾经在学业或事业上有遗憾,就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比如,一位家长年轻时因家庭贫困没能上大学,就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
3. 家庭结构变化:现代家庭结构日益多样化,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情况增多。在这些家庭中,可能会因为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环境或教育者之间观念不一致,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乱象。例如,隔代抚养中,老人可能会过度溺爱孩子。
(二)学校因素
1. 学校教育导向:一些学校过于强调成绩和升学率,给家长传递了错误的信号,让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这使得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过分关注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例如,学校以成绩排名来评价学生,家长也跟着只看重孩子的分数。
2. 家校沟通不足: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不充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这可能导致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出现偏差,产生家庭教育乱象。比如,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的叛逆行为,而学校又没有给予相应的建议。
(三)社会因素
1. 竞争压力大: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从升学就业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竞争。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对孩子的学业等方面提出高要求,从而导致过度关注成绩、报各种辅导班等乱象。例如,在一些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为了能让孩子进入好学校,家长们纷纷给孩子施压。
2. 不良价值观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功利主义、攀比之风等不良价值观。家长们容易受到这些价值观的影响,将孩子的成就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从而出现过度追求孩子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在品质培养的乱象。比如,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参加各种比赛获奖,自己也逼着孩子去参加各种竞赛。
(四)个体因素
1. 家长缺乏学习意识:很多家长在成为父母后,没有主动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教育孩子,容易出现错误的教育行为。例如,一些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2. 孩子个体差异被忽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天赋,但家长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来教育孩子,容易引发问题。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被家长强迫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可能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和压抑。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家庭教育乱象例子:
(一)过度溺爱型
1. 小明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每天上学还需要家长帮忙背书包、系鞋带。在学校,他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哭着找老师,从不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因为在家中无论大小事,家长都会立刻帮他处理好。
2. 小红想要一个昂贵的玩具,即使家里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了,家长还是毫不犹豫地买给她。当小红在与小伙伴玩耍时发生争执,家长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护着小红,指责其他孩子。
3.小海从小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对他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满足,导致他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里,他很难与同学友好相处,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发脾气。长大后,他在工作中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二)过高期望型
1. 小刚的父母给他报了奥数、英语、钢琴、绘画等多个辅导班和兴趣班,小刚的周末和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休息和玩耍的时间。一旦小刚在某次考试或比赛中表现不佳,父母就会严厉批评他,让他感到压力巨大。
2. 小美的妈妈一心想让她考上名牌大学,从小学开始就对她的学习成绩要求极高。小美每天都要做大量的作业和练习,即使生病了也不能休息,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
严厉高压
3.小红的父母对她要求极为严格,稍有错误便严厉斥责甚至体罚。这让小红长期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逐渐失去了自信和创造力。她在学习上虽然努力,但总是害怕犯错,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在性格上也变得胆小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亮亮的父母给他报了数学、语文、英语、钢琴、绘画、书法等多个辅导班,亮亮的周末和假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亮亮感到非常疲惫和压抑,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他的父母却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亮亮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完全不顾亮亮的身心健康。
(三)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型
1. 小强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看到试卷后,二话不说就打了小强一顿,还骂他“没出息”。小强从此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性格也变得胆小内向。
2. 小辉在学校调皮捣蛋被老师批评,回家后妈妈得知情况,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并且罚他站墙角两个小时。小辉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愤怒,对妈妈产生了抵触情绪。
3.小刚的爸爸脾气暴躁,小刚一旦犯错,爸爸就会对他进行打骂。有一次小刚考试没考好,爸爸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导致小刚身上多处受伤。从此小刚对学习更加恐惧,性格也变得胆小怕事。
(四)缺乏陪伴型
1. 小阳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虽然物质上不缺什么,但小阳很少能见到父母,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无人倾诉,性格变得孤僻。
2. 小燕的父母工作很忙,每天早出晚归。小燕放学回家后经常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子,只能通过看电视、玩游戏来打发时间。她在学校也很少和同学交流,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3. 小刚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小刚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中寻找安慰,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行为偏差。
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在面对一些选择时容易迷失方向。
(五)忽视品德教育型
1. 小宇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没有座位,却视而不见,继续坐着玩自己的手机。因为在家里,父母从来没有教导过他要尊老爱幼、关心他人。
2. 小涛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抢同学的文具和零食。而他的父母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没有及时纠正小涛的错误行为。
(六)不良示范型
1.小强的父母经常在他面前争吵,甚至有暴力行为。这让小强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也学会了用暴力解决问题。在学校里,他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人际关系紧张。
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会影响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使他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负面看法。
2.小涛的爸爸经常在家里抽烟、喝酒、打牌,还当着小涛的面说脏话。小涛也跟着学会了一些不良习惯,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吵架、打架,老师多次批评也没有效果。小涛的爸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继续我行我素。
(七)过度比较型
小李的父母总是拿他和其他孩子比较,“你看人家小王成绩多好”“小张多听话”。
这让小李长期处于自卑和压力之中,他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逐渐失去了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他可能会变得焦虑、敏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故意不努力学习来反抗父母的比较。
(八)物质至上型
小赵的父母过于注重物质给予,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小赵从小就习惯了索取昂贵的物品,却不懂得珍惜和感恩。他在价值观上变得功利和物质化,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长大后,他可能会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九)缺乏规则教育型
小孙的父母对他没有明确的规则约束,他可以随意玩手机、熬夜、不完成作业。
这使得小孙缺乏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得散漫无序。他可能会难以适应学校和社会的规章制度,容易出现纪律问题,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前途。
(十)错误的价值观灌输型
小周的父母向他灌输错误的价值观,比如只看重成绩和名利,忽视品德和善良。
所以,小周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变得功利、冷漠,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他可能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形象。
(一)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
1. 身体方面
过度的学业压力可能导致孩子睡眠不足、缺乏运动,从而影响身体发育,增加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的风险。暴力教育则可能直接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如留下伤痕、影响身体器官的正常功能等。
2. 心理方面
过高期望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可能导致心理崩溃。过度溺爱可能使孩子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陷入心理困境。暴力教育会让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等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缺乏沟通交流则可能使孩子感到孤独、无助,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增加。
3. 逆反心理:过度的约束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故意与父母对着干,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性格发展。
(二)对孩子性格发展的危害
1. 自私任性:过度溺爱会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求,不懂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 暴躁易怒:长期生活在暴力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模仿家长的暴力行为,变得暴躁易怒。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也可能会采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影响人际关系。
3. 孤僻内向:缺乏陪伴的孩子往往会感到孤独和被忽视,性格可能会变得孤僻内向。他们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内心的情感无法得到倾诉和释放,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4. 胆小懦弱或叛逆暴躁
暴力教育可能使孩子要么变得胆小懦弱,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要么变得叛逆暴躁,以激烈的方式反抗家长的权威。
5. 缺乏责任感
包办一切事务会让孩子缺乏责任感,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认识。
(三)对家庭关系的危害
1. 亲子关系紧张
家庭教育乱象容易引发亲子冲突,使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2. 家庭氛围压抑
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家庭氛围变得压抑,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温暖和关爱,影响家庭的幸福指数。
(四)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危害
1. 学习成绩下滑
过高期望和过度的学业压力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2. 社交能力差
忽视品德教育和缺乏沟通交流可能使孩子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社交能力差,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职业发展受限
只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可能使孩子缺乏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受到限制。
(五)对价值观形成的危害
1. 功利化:若父母过于注重物质给予或只强调成绩和名利,孩子可能会形成功利的价值观,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或成绩来衡量,忽视了品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2. 道德缺失:不良的家庭教育示范可能让孩子学会错误的行为方式,如暴力、自私等,影响他们道德观的形成,长大后可能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六)能力方面危害
1. 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过度溺爱会让孩子事事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他们离开家长的庇护时,可能会无法适应生活,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
2. 学习动力不足:过高的期望和过多的辅导班可能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学习的动力。他们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3. 品德缺失:忽视品德教育会使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可能会做出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如撒谎、作弊、欺负他人等,影响自身的形象和未来的发展。
4. 过度保护和溺爱会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可能在生活中事事依赖他人,无法应对各种挑战。
5. 忽视品德教育会使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在行为上可能出现不诚实、不尊重他人等问题,影响他们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和发展前景。
(七)学业方面危害
1. 过高的期望和过多的辅导班可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孩子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反而不佳。
2. 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足,影响学业成绩的提高。
要解决家庭教育乱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家长方面
1. 自我提升
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通过阅读专业的家庭教育书籍、参加家长培训课程、聆听教育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认识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加以改进。例如,家长如果发现自己对孩子过于严厉,可以尝试调整教育方式,多采用鼓励和引导的方法。
2. 树立正确观念
父母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避免过度比较。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成绩,更要重视品德、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培养。同时,要明白物质给予不能替代精神关爱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摒弃过度溺爱、过高期望等错误观念,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孩子的品德、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力,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因材施教,让孩子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发展。
3. 改善教育方式
采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例如,在家庭决策中,可以让孩子参与讨论,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
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当孩子犯错时,要耐心地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惩罚。
4. 加强陪伴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时间,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一起进行亲子活动,如阅读、游戏、户外运动等,增进亲子关系。
在陪伴过程中,注重对孩子的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5.注重情感教育
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感恩和分享。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让他们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6.制定合理的规则
明确家庭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规则要合理、明确,并严格执行,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规则意识。同时,也要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变化适时调整规则。
7.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暴力或表现出不良行为。用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生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社会方面
1. 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制作家庭教育专题节目、公益广告、宣传手册等,向家长传播正确的教育观念。
树立家庭教育的正面典型,通过宣传优秀家长的教育经验和成功案例,为其他家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2. 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设立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配备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指导服务。
开展家庭教育培训课程、亲子活动、家长沙龙等活动,为家长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3. 营造良好环境
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尊重知识、注重品德的社会环境,减少功利主义、攀比之风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场所和学习机会,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三)学校方面
1. 强化家校合作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活动,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方案,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协同教育。
2. 提供指导服务
学校可以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邀请专业人士为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3. 优化教育评价
学校要改变单一的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这样可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减少对孩子成绩的过度关注。
(四)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应该如何统一?
如果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统一:
【一】深入沟通交流
1. 找时间专门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讨论教育问题。双方要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担忧和期望,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理解对方的出发点。
2. 在沟通中,避免指责和批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可以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哪些教育方式对自己产生了积极影响,哪些是需要避免的。
【二】确定共同目标
1. 明确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例如培养孩子成为有责任感、善良、独立的人。围绕这个共同目标,思考哪些教育观念和方法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
2. 将大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如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社交能力、品德修养等。针对每个小目标,共同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三】学习科学教育方法
1. 一起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文章或参加家庭教育讲座,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教育方式。
2. 向有经验的家长请教,借鉴他们在处理教育观念不一致时的方法和经验。也可以与孩子的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老师的建议,以便更好地统一教育观念。
【四】灵活调整与妥协
1. 认识到没有一种教育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双方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在实践过程中,如果发现某种教育方式效果不佳,要及时调整。
2. 双方都要做出一定的妥协,不能固执己见。可以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适当让步,以达成共识。例如,一方认为孩子应该多参加课外活动,另一方则担心影响学习成绩。可以商量出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既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又能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
【五】建立统一战线
1.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保持一致的态度。如果有不同意见,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而是私下沟通解决。让孩子明白父母是一个统一的教育团队,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
2. 当孩子违反规则或出现问题时,父母要共同面对,采取一致的处理方式。不能一方严厉批评,另一方却护着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混乱,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家庭教育乱象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为了避免家庭教育乱象的出现,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组织亲子活动,建立家校沟通机制。社会要加强宣传引导,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总之,家庭教育孩子,夫妻之间与长辈,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孩子父母和长辈的“思想同意、步调一致”,教育孩子遇到问题,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拆台,背后要用协商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由于,“隔辈亲”的原因,长辈对孙子容易溺爱,当父母提醒的时候,长辈要虚心接受。
我们知道,一般长辈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固执己见,有的长辈以为自己教育好自己几个孩子了,有了好的经验,在教育孙辈的问题上指手画脚管这管那,明明自己做得不对,反而还对年轻人教育孩子看不惯,这样隔代教育产生矛盾就成了必然。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以前长辈带娃那些所谓的经验如今已经成为老黄历喽,要知道老黄历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教育孩子是要与时俱进的。
所以,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长辈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要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才是主角,只要孩子的方面在场,孩子无论做了什么错事有父母教育,长辈们千万别瞎指挥、乱插嘴。
所以,在教育孙辈的问题上,只要孩子的方面在,长辈就要“掺和进去”,要退让,最好的做法是难得糊涂——“不管不问、装聋作哑”。
如此,父母和长辈,在教育孩子方面,才能真正拧成了一股绳,形成教育的合力,贯彻落实第四章 父母“行为榜样”:为啥能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第五章 父母与孩子:制定父母“行为榜样”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使用说明书》以及《 第六章 孩子“行为准则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为啥能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第七章 父母:孩子“行为准则100分教育承诺协议书”使用说明书》。
如此,才能矫正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的“不良习惯”。
如此,家庭和和睦睦、幸福美满;孩子健健康康,快乐成长。
责任编辑:
赞 (8)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我要结婚啦的签约作者“facai369”!
希望本篇文章《行为心理与社会因素家庭教育乱象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应对策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我要结婚啦]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家庭教育乱象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应对策略昨天下午,一母亲向我咨询,由于不让闺女补课,与丈夫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