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多措并举稳定投资者信心。继光大理财打响理财产品自购第一枪后,南银理财、中邮理财也在近日陆续披露自购计划,至此三家理财子公司自购金额合计为不超过13.5亿元。
今年以来,股债双杀引起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破净潮”加上部分产品封闭期结束赎回压力增加。据光大证券(601788)统计,截至3月25日,国内理财市场2021年以后成立的1498只存续权益类和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中,有648只产品最新披露净值小于1,破净率43%。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在资本市场无明显修复的情况下,部分债券资产进一步下跌,有分析人士提示,客观看待理财产品封闭期集中结束的同时,也要警惕赎回带来的负面循环。
对于银行理财效仿公募基金掀起“自购潮”,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但更重要的仍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做好分层管理。
3家理财子出手自购超13亿
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自购并不新鲜,但理财公司轮番出手自购仍为首次。3月23日,光大理财一纸公告打响银行理财子自购第一枪,计划以不超过2亿元自有资金投资旗下阳光红股票型和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
3月24日,南银理财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投入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自家理财产品。中邮理财也在3月26日跟进,公告已经自购6.5亿元的同时,宣布计划择机申购混合类(财富鑫鑫向荣、泓元系列)及固收+(鸿锦系列)理财产品。
理财“自购潮”与赎回压力不无关系。今年以来,受到宏观政策预期、乌克兰局势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国内股市、债市纷纷陷入回调,带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产品净值回撤、收益下滑的同时,也让刚刚进入全面净值化的银行理财波动加剧,其中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净值回撤更为明显。对于“保本”观念浓厚的理财投资者,每天透明化的净值波动一时间难以接受,有理财投资者曾向记者吐槽:“以前从没意识到R2(中低风险)/R3(中风险)等级的理财真的会亏钱。”
中金公司固收团队曾统计,截至3月16日,在全市场38000多只存续理财产品中,有超过83%的产品已经破净,其中混合类和权益类占比超过三成。另据光大证券统计,截至3月25日,国内理财市场2021年以后成立的1498只存续权益类和混合类净值型产品中,有648只产品最新披露净值小于1,破净率43%。另据多家券商统计,今年4月是未来1年理财产品封闭期结束规模最大的月份,中金公司统计这一规模超过万亿元。而最近因为“亏钱”效应,已经有部分产品遭遇不同程度的赎回,资金流出迹象明显。
赎回压力下,或还有更多理财公司出手稳定投资者情绪,提升市场信心。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位置理财公司的确有较大自购的动力,一方面稳定市场情绪,另一方面在净值低位回购收益空间较大。从自购金额来看,当前3家理财公司的出手并不逊色于公募基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披露自购的公募基金公司已经超过50家,其中仅3月份以来就接近30家,但一次性自购金额从几十万元到几亿元不等,多数在1亿元以下。
但对于自购效果,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此前就对记者表示,理财公司回购短期内的确有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但信号意义可能大于实际作用,长期来看理财子更重要的是做好投资者教育和产品分层,包括提供不同风险等级和期限的产品等,同时要让投资者认识到“破净并不意味着最终亏钱”。
从权益类到固收类
事实上,在开启回购之前,已有多家理财子通过发文科普、致歉等方式安抚投资者,同时倡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避免“低位离场”增加损失。更早之前,招商银行(600036)、华夏银行(600015)、光大银行(601818)等多家代销机构通过降低费率或调整费率结构的方式让利投资者,通过减小净值波动留住客户。
多位业内人士、券商分析师等曾对记者表示,随着金融委会议的召开,资本市场有望逐渐企稳反弹,理财产品的回购压力整体可控。不过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尚未得到明显修复,部分债券资产则出现了进一步下滑。在此背景下,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理财公司提升投资者信心的方式升级到自购的同时,方向也从权益类产品为主拓展至固收产品。
以中邮理财此次披露的回购标的为例,区别于此前光大理财重点针对的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目前在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备案的75只鸿锦系列产品全部为固收类产品(固收配置多数不低于80%),风险等级普遍在3级(中风险)以下,其中去年11月成立的鸿锦合家欢180天1号产品,权益类配置比例不超过10%,但最近1个月净值回撤明显,目前年化收益率已降至-3.22%。
中邮理财的财富鑫鑫向荣系列产品成立时间在2013年以前,其中净值型产品固收资产占比不低于80%,B款产品为无固定期限的开放式非净值型产品,非标类资产占比较高。此前招银理财就在致投资者信中指出,非标的收紧已经让相关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从过去的5.5%~6.0%下降到3.8%~4.2%。记者注意到,中邮理财此前已经对财富鑫鑫向荣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要素做出多轮调整,包括降低预期年化收益率和放宽赎回规定等。
中邮理财泓元系列产品则配置更为灵活,以R3等级的泓元合家欢最短持有520天1号为例,其固收类配置20%~80%,权益类20%~30%,但最近3个月净值回撤较为明显。该产品2021年9月成立,自年初破净以来净值一路走低,至今年化收益率为-7.35%。
固收类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非标等资产,且以持有到期的配置策略为主,其中债券类的核心收益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和债券价格变动带来的资本利得。据国海证券(000750)统计,目前国内理财产品固收类资产配置中信用债占比接近50%。南银理财最近也发布《致固收类理财产品投资者的一封信》,特别强调了“以前收益相对稳健的固收类产品,近期不少产品净值也出现了短期下跌的现象”。对此,南银理财解释称,今年2月以来,受到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商品通胀、美联储加息等外围因素扰动,市场利率快速上行,1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22BP、11BP,进而导致市值法估值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波动。
整体赎回压力较为乐观
不只国内固收资产,不少配置中资美元债的理财产品近期表现也不乐观。记者根据理财登记中心数据梳理发现,截至3月25日,理财子公司发行的7123只固收类产品中,破净产品接近800只。不过,净值在0.95以下的不足20只,且以投资中资美元债等全球布局的固收类产品为主。以建信理财的海鑫系列产品为例,其在2020年12月成立的海鑫固收封闭式美元2020年第3期产品,3月以来净值出现断崖式下跌,破净后回撤超过10%。此外,工银理财发行的跨境投资产品中,全球安盈系列固收产品自去年9月以来表现不佳,近日多只产品创下净值新低。
从债券净买入数据来看,3月理财子及产品净买入较2月有所下滑,买入期限以1年以内为主,1年以上债券净买入仅97.5亿元,环比减少了381.7亿元。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认为,3月理财子增持放缓,结构上以短久期产品为主,可能向现金管理类集中,显示赎回影响开始体现。
国海证券分析师靳毅也提示,考虑到银行理财和二级债基对信用债配置比例较大,未来要警惕理财赎回的螺旋,即“净值不达预期—赎回定开型和封闭型产品—特定债券遭遇抛售—净值进一步不达预期(负向循环)”。根据2021年全年数据,银行理财配置信用债规模15.17万亿元,占信用债市场总规模(除同业存单外)的三成。而从历史上看,银行理财规模变化对信用利差的扰动较为明显。
不过对于整体赎回压力,业内仍较为乐观。杨业伟表示,理财产品普遍具有封闭期和定开期,由于未到期前不能赎回,这意味着赎回压力不会立刻释放,但随着产品逐步到期,赎回压力会逐步释放。此前广发固收团队曾统计,当前破净的理财产品以有明确到期日期的封闭式和定开型产品为主,到期日主要集中在今年的8月~9月和2023年1月~3月,今年上半年规模相对较小。
■本报记者 吉雪娇
在低利率市场下,银行理财产品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二季度以来,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显著增长。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展现出强劲的“吸金”能力。
分析人士认为,银行理财规模扩张主要源于比价效应引发的“存款搬家”。值得关注的是,受债市调整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收益率或将显著走低。展望下半年,理财收益率的下降可能会导致理财规模增长放缓。
存续规模稳步回升
固收类产品成主力
二季度以来,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显著增长,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剔除季末效应后,全市场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稳步回升,5月环比上涨0.87%至28.56万亿元,创年内新高,接近赎回潮之前规模。
分机构类型来看,全国性理财机构增长势头较猛,国有行理财机构和股份行理财机构分别较去年末增长16.72%和12.82%。分运作模式来看,开放式产品今年二季度以来的理财规模增长明显,5月末规模相较于去年末增长14.76%。分风险等级来看,三级、四级风险产品仍持续下滑,二级及以下风险产品规模持续扩容。
在分析人士看来,近期银行理财规模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市场利率环境和投资者行为的变化。利率下降促使部分存款转向理财产品,固收类产品由于其稳定性和收益率相对较高,成为投资者的首选。此外,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在破净潮后调整投资策略,提升了理财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华西证券报告指出,二季度以来,理财规模保持高速扩容。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是季末后次月资金回流理财,规模实现快速回升;另一方面则是银行存款收益率的不断下调,在比价效应的作用下,理财产品相对性价比凸显,居民资金或更倾向于流向理财。
值得注意的是,普益标准指出,理财规模扩容增量主要由相对稳健的固收类产品带动,较去年末增长18.29%,混合类、权益类产品规模持续下降,可以看出银行理财客户投资偏好仍相对谨慎。同时近期存款利率经过多轮调降后吸引力减弱,部分资金流向流动性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推动了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长。
理财收益率走低
下半年规模增长或放缓
在理财产品规模增长的同时,受债市调整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收益率却有所走低。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5月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跌,现金管理类产品区间收益首次跌破2%,封闭式固收类产品区间收益首次跌破4%。截至5月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25%、1.95%、3.84%,环比分别下跌0.21个百分点、0.16个百分点、0.22个百分点。
招商证券报告显示,4月及5月债市震荡,5月下半月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及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9%、3.0%、2.8%,较上半月回落。截至5月末,月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及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1%、3.3%和3.3%。
同时,近一个月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延续下行。截至5月末,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中枢为1.86%,较上月底下降8BP,跌破1.9%。其中,大行现金管理类理财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76%,股份行为1.89%,城农商行为1.93%。
“展望中长期,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但在债券收益率显著下行后,需要降低对理财的投资回报预期。由于近年来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尤其近半年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叠加禁止存款手工补息之影响,下半年理财可预期的年化收益率可能降至2%出头。”招商证券报告指出,理财收益率走低可能使得理财规模增长放缓,预计2024年末理财规模在30万亿元左右。
普益标准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将继续增长,可能会超过30万亿元,但增速可能放缓。随着债市的稳步下行,虽然收益率不会大幅提升,但债市牛市仍有利于理财业绩。整体而言,银行理财市场将在稳定性和收益性之间寻求平衡,吸引投资者的同时应对市场环境变化。
来源:雪球App,作者: 望京博格,(https://xueqiu.com/4579887327/260221138)
固收类产品买银行理财好,还是买债券基金好?
(1)过去银行理财是刚兑的,预期一年收益率是3%,基本上到期就是3%,所见即所得。 但是自去年11月,投资者们体会银行理财净值也是波动的。 其实这个波动对于投资债券基金的人而言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对于买银行理财人似乎是第一次,仅仅千分之几的波动让其难以接受了,但是理财产品的净值是不可逆的趋势。
(2)债券基金相对银行理财优势很多,债券基金费率是透明的(没有业绩报酬),基金经理是谁也是透明的,另外债券基金还有定期季报。 其实很多银行理财也投资债券基金,这样看起来银行理财有点二次收费了,同时最近债券基金还在降费,省到就是赚到。
(3)债券基金分类还是很多的,仅投资债券的叫做纯债基金,投资债券与不超过20%股票的叫做二级债基。即便纯债基金里面还有短债、中短债、中长期纯债基金。
我觉得债券基金比银行理财好,但是投资者在买债券基金之前,还需要对债券基金初步研究一下。例如博格的储备资金主要投资货币、短债与中短债基金,在市场估值高的时候也会买一些纯债基金。$招商银行(SH600036)$ $工商银行(SH601398)$
本文来自作者[facai369]投稿,不代表我要结婚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jiehunla.com/cshi/202412-982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我要结婚啦的签约作者“facai369”!
希望本篇文章《固收端赎回压力增加,理财子公司掀起“回购潮”(固收类产品“吸金” 银行理财规模扩容增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我要结婚啦]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市场震荡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多措并举稳定投资者信心。继光大理财打响理财产品自购第一枪后,南银理财、中邮理财也在近日陆续披露自购计划,至此三家理财子公司自购金额合计为不超过...